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介绍,1月2日晚,巴州区文物局接到市民报告,在巴州区柏杨庙村安置房工地发现疑似文物的雕刻图案。区文物局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了勘察,初步认定该处为古墓葬区域。1月3日上午,巴州区文物局工作人员对已暴露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 据了解,该古墓葬区位于巴州区东城街道办事处柏杨庙村3、4社安置房工地,共两座(从左至右编号为M1、M2墓),分布面积624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均为石室墓。墓...
近日,江西新干县三湖镇曾坊村旁的赣江沙滩上,挖出大量古钱币和宝剑,引发村民哄抢。这些钱币大小各异,大部分都已泛起铜绿,有的还与黄泥牢牢地粘在一起,看上去年代已非常久远。经过水洗之后,可以发现上面写有“乾隆通宝”等字样。 1月1日,消息传开后,三湖镇全镇沸腾了,村民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集结。当日上午,在约30平方米的沙滩上,聚集着数百村民。他们拿着铁锹埋头挖掘,个个瞪大眼睛,神情紧张。裸...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对沈阳青桩子城址的考古发掘,发现该城址2000年前是一座古城,并且有人类在此生活。 沈阳青桩子城址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汪家街道上伯官村青桩子自然村。2014年10月被列入辽宁省第九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6年7月开始,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青桩子城址进行发掘。 据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目前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发掘出土的遗迹有房...
昨从沙洋县文物管理所获悉,该县余湾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共出土兵器、陶器等90余件珍贵文物。 2016年11月中旬,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湖北段文物保护项目全面启动,这是继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后,我省规模最大的考古大会战,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专业人员,以及来自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8所高学...
图为汉东城遗址发掘现场。苏鸿摄 1月6日,记者从重庆永川区委宣传部获悉,经过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数月挖掘,已完成了重庆汉东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共出土陶、瓷、石、铜、铁、骨质等器物小件1200余件。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永川区朱沱镇,遗址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汉东城东部紧邻长江黄金水道,在宋元时期,成为重庆十八水驿之一。汉东城遗址是重庆境内现存遗存最丰富、保存最好、时代延续性最好的古遗...
所谓“西周鸡蛋”,出土于距今2800多年的西周墓葬,意外发现一个陶罐里面居然装满了鸡蛋,由于年代久远,陶罐里的鸡蛋都已石化,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南博方面没有将这些鸡蛋提取出来,从入库到展览保持着出土时的原貌。 2013年展出时即蹿红网络引发网友围观和热议,有的食指大动充满好奇:“看蛋壳上有土,貌似还是土造松花蛋,不知道味道如何?”有的则有理有据地分析:“应该是生的,腌咸...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6-12-20 - 2017-03-19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办单位:国家文物局 中国国家博物馆 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 承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展览备注:展厅:南7 南8展厅 展览介绍 近年来,很少有考古发现能够像“阿拉伯之路”展览展示的文物一样,颠覆人们对于一个地区古代历史的认识。...
昨从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市高新区团山镇李冲村张家岗69座秦汉古墓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已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等文物上千件。 团山镇是三国时期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主战场。因在建的蒙华铁路经过,省及襄阳市考古部门组织了此次考古发掘,并请来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考古队参与。 经近4个月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鼎、壶、豆等青铜器,以及上千件陶器、铜器、铁器等文物。综合判断,...
昨从沙洋县文物管理所获悉,该县余湾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共出土兵器、陶器等90余件珍贵文物。 2016年11月中旬,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湖北段文物保护项目全面启动,这是继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后,我省规模最大的考古大会战,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专业人员,以及来自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8所...
7日,记者从镇江文广新局了解到,镇江博物馆已顺利完成了丹阳马家双墩两座土墩墓的发掘工作,并于近日成功通过省文物局验收。两座土墩墓共出土原始瓷豆、印纹硬陶罐等文物22件。 据介绍,该土墩墓位于丹阳市胡桥镇双墩马家村。2016年,为配合镇丹高速公路建设,镇江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双墩外形为一大一小两座馒头形土墩,1号墩封土底径45米、高8米;2号墩底径40米、高6米。 此外,每座土墩...
上林湖遗址航拍正射影像图 2016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我省首个内水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圆满结束。 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是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统筹指导与合作推动下,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队实施。 后司岙窑址 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是唐宋时期...
1月3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也选出了2016年杭州地区的考古Top7,并特意在现场晒出了部分宝贝,木梳、贝壳、骨牌,排了一溜,有点像复古集市。 让很多女孩子围观良久的,是一个收纳盒里的“珠光宝气”,葫芦形耳环、银质手镯、发簪……这些首饰,来自一个明代富二代的三个老婆。 富二代名字叫王珏,他曾向朝廷捐了点钱,得到了一个虚闲的官——监生,相当于最高学府的学生,是国家储备人...
宏伟壮观的南印度寺庙(海交馆 供图) 3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举行《精“庙”绝伦——印度与斯里兰卡印度教寺庙考察专题汇报》,主讲人王丽明代表她所在的“泉州元代印度教寺的复原研究”课题调研组作专题汇报。汇报中指出,泉州出土的印度教石刻风格与南印度寺庙石刻非常相似,又糅合了一些本土文化特色;汇报中还对泉州出土的“莲花上的女神”、“金翅鸟”石刻进行了解读和研判;同时,对调研...
3日下午,考古人员在蒙华铁路湖北段文物保护项目——丁冢墓地发掘一批战国时期仿铜陶礼器。 丁冢墓位于东宝区子陵镇联心村四组一处岗地上,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古墓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出土随葬品为鼎、敦、壶、豆偶数组合仿铜陶礼器,距今已有2300年。 这些文物为当地两千年来的环境、人地变迁等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
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被发现后,经几十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分别收藏于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单位。日前在武汉博物馆举办的“南土遗珍——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特展”,首次将各家馆藏精品文物及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最新成果集中展示。 位于黄陂的盘龙城遗址,距今约3500年,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前期城市遗址,发掘出墓葬80余座,各类文物3000余件,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