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阿拉伯之路,是香料之路?朝圣之路?还是……走进国家博物馆B3展厅,“阿拉伯之路——沙特阿拉伯出土文物展”,会将观者心中的疑惑,逐一解开。 此次展览汇集了沙特阿拉伯十余家博物馆的446件(组)文物藏品,以时间为主线,分为“人形石碑”“香料之路”“朝圣之路”“沙特王国的形成与考古”4部分讲述阿拉伯地区由古至今的故事。 百万年前的阿拉伯 在“人形石碑”单元,我们可以看到有着...
鸳鸯戏荷高足杯、镂雕凤纹香熏盖残片、花口莲瓣纹尊……这些千年翠色历经时光沉淀,重又惊艳绽放。12月22日,“东钱湖上水岙窑址考古新闻通报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宣布在宁波上水岙窑址考古发现窑炉遗迹2条,出土大批精美的越窑青瓷器和窑具等遗物,其中不少器物的发现填补了越窑窑址青瓷产品类型的空白。 上水岙窑址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上水村境内,2016年2-11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
家中挖地基准备盖房子,没想到在老屋后挖到了古墓,还发现十几件古代器物……宁国市中溪镇村民盛清海看到眼前一幕,主动报了警。记者昨天从宁国市文物部门了解到,盛清海共挖出18件古代器物,据初步鉴定为宋代物品,有3件可能是国家三级文物,其中一件兔毫碗在皖南地区很少见。 “老房子还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面积比较小,挖新房子地基的时候就往后面扩大了一些。”盛清海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家在建新房,地基在老房子...
越窑一直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窑系。宁波东钱湖越窑窑址与上虞曹娥江、慈溪上林湖一起,构成了越窑青瓷的三大生产基地,很可能起始于东汉,衰落于北宋晚期,前后烧制了1000多年。东钱湖越窑瓷器烧制技术在宋朝生产达到鼎盛。郭家峙、前堰头、上水、下水、韩岭都有窑址,痕迹一直延伸到周边的东吴、少白、宝幢、五乡等地。最繁盛时,郭家峙窑有窑场四处,匣体工场一处,面积达2万平方米左右。此次,发掘出土了大...
1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透露,考古部门近期对元上都遗址西关厢进行发掘时,清理出房址9座、道路一条、灰坑1个,出土了瓷器、陶器、石器等一批罕见文物。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这里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图为出土的镂雕凤纹香薰盖残片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鸳鸯戏荷高足杯、镂雕凤纹香熏盖残片、花口莲瓣纹尊……这些千年翠色历经时光沉淀,重又惊艳绽放。12月22日,“东钱湖上水岙窑址考古新闻通报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宣布在宁波上水岙窑址考古发现窑炉遗迹2条,出土大批精美的越窑青瓷器和窑具等遗物,其中不少器物的发现填补了越窑窑址青瓷产品类型的空白。 上水岙窑址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上水...
新疆和田地区自古以产玉闻名,国内众多考古多次出土和田玉制品,但在新疆的考古发掘中,从未发现和田玉。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考古人员介绍了在新疆比孜里墓地首次发现的羊脂玉挂件。 “看到那枚羊脂玉时,激动极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说,在清理一个葬有108具人骨的墓室时,发现了一枚羊脂玉挂件,约指甲盖大小,状如鼎,白如凝脂,一端有孔,可能是挂在墓主颈部的...
12月20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沙特旅游和民族遗产总机构共同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与沙特旅游和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席苏尔坦亲王出席并致辞。 雒树刚在致辞中指出,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中沙双方认为,中方“一带一路”倡议与沙方“2030愿景”高度契合。双方同意推动...
12月14日,北京市文物部门公布的考古成果显示,今年在通州考古出土的汉代古城遗址和大型墓葬群,证明这里在战国至西汉时期便有大量人口居住。这也把以往人们心中通州自隋唐大运河开始的时间点,向前推进了近千年。 “这是北京文物考古系统今年最重大的发现,文物价值巨大。”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白岩说,出土的古城是一座典型的汉代县城城址,初步断定为当时的路城县址;在其周边共发掘出战国至清代各时期的墓葬109...
近期,内蒙古元上都文物研究所对元上都遗址西关厢进行发掘时,出土了瓷器、陶器、石器等一批罕见文物,并且清理出房址9座、道路一条、灰坑1个。这对元朝文化的研究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是元上都的遗址。公元1271年,内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于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这里,曾经是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元王朝的首都。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
“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以极其豪华庞大的阵容于2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这是沙特阿拉伯文物首次来华展出,主办方希望此展能够向中国观众传递一个全新的沙特,改变“石油”“豪奢”“富得流油”的刻板印象。 展览展出的466件(套)考古与文化遗物均为收藏于沙特各个博物馆中的珍品,是过去四十年间沙特阿拉伯王国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重要成果,其中不乏震惊世人的发现。比如一块距今6000年的人形石碑,...
12月20日上午,“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览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席苏尔坦亲王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驻沙特大使李华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沙特驻华大使图尔基·艾勒马迪、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副总裁纳赛尔·纳菲西、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副主席哈班等参加展览开幕活动。 雒树...
“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以极其豪华庞大的阵容于12月2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这是沙特阿拉伯文物首次来华展出,主办方希望此展能够向中国观众传递一个全新的沙特,改变“石油”“豪奢”“富得流油”的刻板印象。 展览展出的466件(套)考古与文化遗物均为收藏于沙特各个博物馆中的珍品,是过去四十年间沙特阿拉伯王国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重要成果,其中不乏震惊世人的发现。比如一块距今6000年的...
1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透露,考古部门近期对元上都遗址西关厢进行发掘时,清理出房址9座、道路一条、灰坑1个,出土了瓷器、陶器、石器等一批罕见文物。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这里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上万年以前,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就有人类活动。他们居住在石洞中,用石头打制石核、石片等工具,可能还用石制工具狩猎或采集食物。 12月17日,记者从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了解到,今年7月至9月,考古人员在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了469件石片、石核和动物碎骨化石等遗存。结合周边考察,考古人员初步认定通天洞遗址的年代上限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初,甚至可能更早。据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