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汉东城遗址出土各类器物小件1200余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汉东城遗址发掘现场。 苏鸿 摄

 

  1月6日,记者从重庆永川区委宣传部获悉,经过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数月挖掘,已完成了重庆汉东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共出土陶、瓷、石、铜、铁、骨质等器物小件1200余件。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永川区朱沱镇,遗址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汉东城东部紧邻长江黄金水道,在宋元时期,成为重庆十八水驿之一。汉东城遗址是重庆境内现存遗存最丰富、保存最好、时代延续性最好的古遗址之一。

 

  汉东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共发掘19个探方、1375平方米,发现灰坑84座、房址11座、墓葬3座、沟13条、路1条、柱洞54个,出土陶、瓷、石、铜、铁、骨质小件1200余件,以唐宋时期川渝地区各窑口以及景德镇窑、湖田窑、龙泉窑、繁昌窑等瓷器为主。此次考古发掘发现的宋代金属冶炼类遗存、较为完善的排水体系、新发现了广元窑、清溪窑等窑口瓷器等,对弄清遗址作为唐宋城镇的布局与功能分区具有积极意义,也为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奠定了基础。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王贵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汉东城的城市空间技术、城市格局和护城墙结构,完整地展示了宋代小城市的形象。汉东城遗址完整程度,表明其在宋代已经相当富庶。汉东城在宋代尚属偏远地区都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也印证了陈寅恪“华夏民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论断。

 

  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教授认为,从已揭示的地层关系所展示的汉东城年代的发展过程,以及从平面所看到空间的一个分布状况,汉东城是唐宋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市镇,为研究西南地区唐宋时期,尤其是两宋时期的市镇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汉东城的繁荣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济大学古迹遗址保护中心主任周珂周珂教授建议,将汉东城遗址建设成一个具有复合性功能的遗址公园。遗址公园要体现悠久的历史文化,既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也是市民运动休闲的场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