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现场出土的罐、瓶等陶器,刻着装饰的花纹 出土的箭镞显示当时有发达的石器制作技术 图由成都文物考古队提供 近日,随着盐源县皈家堡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推进,大量新石器时代文物出土,这些陶器和石器,在西北马家窑遗址以及云南考古遗址都发现了“同款”,考古专家推断,4600年前,一条从中国西北经川西南至滇西北的通道就已经打通,盐源地区也成了这条通道的一个中间站。 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
工作人员清理出土大量石片、细石叶等石制品 考古人员在现场细致发掘 日前,我省考古工作者在长白山地区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制品近500件,遗址的地层堆积最深处达到4米,为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地层剖面。 “遗址位于枫林村东约500米的山梁之上,分布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所在山梁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遗址东北距头道松花江...
皈家堡遗址出土的陶器 近日,一件件深藏在四川凉山盐源皈家堡的精美石器,经考古工作者之手破土而出,将盐源的文化密码追溯到4600多年前。 据考证,此次发现的西南地区年代最早的遗存,部分器具与川西遗物造型类似。专家认为,一条前丝绸之路曾经存在,川西古人通过它沿横断山脉南迁。 玉米地里挖出4600年前石器 去年春天,成都市考古所工作人员来到该县双河乡杨柳桥村,联合当地专家,共同发...
昨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发掘现场向媒体介绍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考古新发现:从东汉初期到蜀汉时期的70余座崖墓,层层叠叠地分布在相邻的四座面包型的小山上,从崖墓中出土了精美的画像石棺、浮雕和陶俑,还有铜镜、铁釜以及钱币。 石棺组合图案少见 或涉道教文化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谢林介绍,该队今年8月开始进行现场发掘。此次发现的崖墓群中,大部分为东汉中晚期的崖墓,...
日前,上饶县石狮乡王家坝村白岭小组一处施工工地专家云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饶市博物馆和上饶县博物馆的有关专家对工地发现的古墓进行了现场发掘,经断定,该墓为明代官员墓。记者发现,和此前众多被发现在江西境内的古墓相似的是,上饶这座明代古墓,同样也出土数件精美完好的丝织品。 那么,为何被发掘的江西古墓中,都有精美完好的纺织品呢?古代时期,江西的纺织技术又达到何种水平?顺着古墓,我们探寻江西这...
12月2日,洪江市黔城镇小江村西汉墓葬发掘工作结束,出土随葬品36件,主要有陶鼎、盒、壶、钫、罐、滑石璧、铁环、铜钱、金泡饰等。 11月中旬,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怀化市文物管理处会同洪江市文物管理所,对黔城镇小江村村部建设项目红线范围内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据怀化市文管处处长胡瑜介绍,发掘带墓道正方形竖穴土坑墓一座,长5米、宽4.3米、深5米,墓道长10米、宽3.3米,是迄今在黔城古墓...
古墓现场。(记者 李青青 摄) 12月2日,记者从怀化市文物处获悉,洪江市黔城镇小江村在进行村部建设项目时发现两座汉朝古墓,目前正对其中一座古墓的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从清理情况看,随葬品有陶器、滑石器等30余件。从墓葬形制、器物组合以及器形特征等情况来看,初步推测该墓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古墓现场,记者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墓室内小心翼翼地清理、编号随葬品。据...
龙山墓群出土原始瓷 与良渚、上林湖等入围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大遗址相比,安吉龙山古城遗址多少有点陌生。 这是一处什么样的大遗址,又有怎样的价值,让它从省内众多大遗址中脱颖而出,入围我国最高等级的遗址序列,与周口店、秦始皇陵、大运河等处于同等的保护地位?它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发掘故事?下一步的保护计划又是什么?记者第一时间与安吉县文物局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龙山遗址考古...
金银盛世里,多少繁华梦。这是精雕细琢下的错彩镂金之美,这是省内出土金银器的一次集中展示。11月26日起,“错彩镂金——浙江出土金银器”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内展出。本次展览汇集了全省各地出土的金银器百余件,有些藏品是首次露面,如临安杨岭宋代窖藏、浦江龙德寺塔地宫、高爿窖藏等。 簪、钗、镯、钏、酒器、箸瓶……从装饰到器皿,一应俱全,这些金银器携着时代的烙印,在数百年后的今日依然灿烂华...
11月28日至29日举行周原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和海外的50多位著名考古专家、学者,对周原遗址考古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学术交流,并向全社会发布了主题为“合作、共赢、发展、责任”的《周原考古宣言》。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等专家学者科学、充分、深入地围绕周原遗址保护、发掘、利用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交流,与会专家学者考察了周原遗址发掘现场,讨论了《周原遗址保护...
图1 “元和四年”壶 图2 “缪公”壶 1980年冬,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旧称苍山县)卞庄镇南城里村南建窖场时发现一处铜器窖藏。窖藏位于206国道南侧,柞城故城东南角,共出土铜器14件,其中洗11件、壶2件、提梁壶1件,皆藏于兰陵县文物管理所。现将其中两件铜壶介绍如下: “元和四年”壶(图1),口微侈,方唇,束颈,鼓腹,八棱八面折腰式圈足。肩部饰两对称兽形铺首衔环,肩及...
带钩是古代贵族、官僚以及文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具。装饰华丽、式样奇特、独具匠心的带钩也是古人相互炫耀,显示身份地位的重要装饰品。正如《淮南子·说林训》所说:“满堂之座,视钩而异。” 根据出土器物考证,带钩出现于春秋期。最早的带钩出土于山东蓬莱村里集春秋早期墓。带钩流行于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仍然使用。此后,一种新型腰带“碟蹼带”代替了钩络带,不用带钩而改用带扣,带钩的钩系...
出土的平底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供图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9日正式对外公布了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桃园村南部考古成果:发现一处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聚落遗址。发掘出的文化遗迹主要有房址4处、陶窑址1处,以及大量灰坑。出土有丰富的红陶尖底瓶、平底瓶、彩陶盆、彩陶钵、夹砂罐等这一时期典型的陶器残片,同时还有磨制石器、骨器等遗物。各类遗迹现象及遗物真实反映了该地区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