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山西省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是一块古老的文明荟萃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夏为鬼方,商为沚国,春秋称屈邑,西汉名土军,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改为石楼至今。当地虽地处黄土高原一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山西省倒数第一,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可当地丰富的青铜器文物和大量地上文物遗址却向世人展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郭沫若用甲骨文考证,认为石楼可能就是商代的鬼方。刘敦愿先生在《文史哲》上发表的《...
徐州贾汪区汴塘镇马头村马头山脚下3月28日发现一大型汉墓群和商周时期的生活文化堆积遗址,经考古专家认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汴塘镇朱古村村民当天在村东的马头山附近劳作时,发现了部分古代绳纹瓦片等物品。经现场勘察,当日考古人员共发现50多处汉代墓穴。考古人员称,目前此处汉墓还没有完全考察完,数目应该不止这些,这里应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家族墓群。 在马头山西坡封土堆,考古人员根据几块鬲足、绳纹瓦片、...
考古人员近日在陕西省岐山县赵家台西周贵族大墓群发掘工作中,发掘出一批青铜车马器、饮酒器,为研究西周时期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考古人员在赵家台一座墓葬的墓室底层发现了近百件青铜车马器、饮酒器。墓室中,大批青铜器整齐地排列在棺椁两边,出土的酒器个个造型精美。专家们期待能从这些青铜器中发现周人生活的蛛丝马迹,揭开周代大墓的秘密。 赵家台西周大墓群位于陕西省岐山县赵家台村,是一处等级较高的西周大墓群...
近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小红城村发现7座汉代墓葬,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等精美文物。 这7座墓葬位于和林格尔县小红城村北,距元代小红城遗址仅500米。为配合当地公路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7座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杨星宇介绍,这些汉墓中有土洞墓4座、土洞砖室墓2座、土洞木椁墓1座,其中土洞木椁墓为长约40米、宽约7米的大型双人合葬墓...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大板申村近日发现7座汉代墓葬,出土了陶壶、陶灶、汉“五铢钱”、马头骨等文物。 据了解,大板申村汉墓位于村西北一处高坡地上,面向浑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面积约3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出7座汉墓。这些汉墓全部为带斜坡式墓道的土洞墓或砖室墓,葬式大部分为单人直肢葬,其中2座为双人合葬墓。汉墓中有3座为砖室墓,墓门外为弧形封砖,墓室内壁砖均为错...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部门近日对和林格尔县什进窑元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元代文物。 什进窑遗址东邻浑河延伸至此的大型冲沟,早期曾有水,遗址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地表常见散落的陶器、瓷器碎片。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东部约600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灰坑14处、房址3座。房址中仅1座保存较为完整,为半地穴式,有柱洞,发现了铁饰牌、黑釉罐、骨角器、白瓷盆等文物。灰坑多为圆形、...
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万水泉镇抢救性挖掘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葬墓,出土陶器、铜镜和铜钱等32件文物。 据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苗润华介绍,近日,万水泉镇一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葬。经文物工作者现场勘察和清理发现,该墓葬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墓葬,共有6个墓室,残存有6座墓棺,墓葬中室放着随葬品。但该墓葬早期被盗挖过,墓内金、银、铜器等文物已被盗走,墓葬内的陶器仍处于原始摆放状态...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对一宋代石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数件精美的青釉瓷器。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专家介绍,该宋代石室墓为双室合葬墓,墓室壁保存较好,后壁龛上浅浮雕着莲花花纹等图案。墓葬出土的随葬品包括10件瓷器,其中以青釉瓷为主,器形有碗、执壶、罐和盏等,工艺十分精美,保存也比较完整。 考古专家表示,这一墓葬的发现为研究重庆地区宋代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随葬器物组合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批精美的...
黄釉陶鸱吻 出土鸱吻的通道 广州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挖掘又有重大发现。日前,在原儿童公园北面的考古现场出土了一件高达一米、金光闪闪的建筑构件——鸱吻(又称“脊吻”,即殿阁类建筑屋顶上的特有装饰物)。据初步考证,此物件是广东迄今考古出土文物中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鸱吻,它比我国最大、现存于山西大同华严寺的辽代鸱吻还要早100年。 记者来到南...
古墓挖掘现场 出土的明代浙江龙泉青釉碗 墓碑上的文字验证此为明朝古 昨日上午,3座明代古墓陆续现身抚州市临川大道“临桂花苑”建筑工地,经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挖掘清点,该古墓群共出土3件有价值的明代文物。 昨日上午8时,记者赶到工地现场,只见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墓口研究墓地的砖石。 正在保护古墓现场的青云派出所副所长王良向记者介绍说,19日晚上11时许...
罕见的蜥蜴纹彩陶盆 陶制的猪嘴环状饰物 距今5000多年前的原始先民,在今高陵县泾渭河北畔营建他们理想的家园,他们的生活区竟是如此幅员广阔而住所稠密。近期,省考古研究院在杨官寨史前超大型原始聚落遗址考古发掘,获得进一步重要收获,众多的遗迹遗物展现出关中人类祖先的智慧文明,珍贵文物的出土以及重要遗迹的发现,使人们对遗址的文化内涵和聚落布局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杨官寨遗址位于高陵县姬家...
发掘清理出来的部分外币银元 最近一批古银币在市区老街区被掘出,据记者从市文管办了解到,这批新发掘出土的古银质外币共有100多枚,是市文管办的文物工作者在漳州110民警和西桥派出所民警的配合下,从发掘地抢救性清理出来的。昨日,记者采访市文管办主任杨丽华时了解到,这批古银币已被妥善保存,挖掘工作已告停。 据了解,今年2月底,老城区青年路西南侧进行旧城拆迁改造,一些员工在拆迁平整土地中,意外地发现有...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文物工作者日前对地处黄土高原南缘的陕西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近八百平方米,证实以先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范围最广,内涵丰富且特征比较鲜明。所出土的陶鬲形态多样,还发现一种新器形,专家暂将此类器形称之为“鬲式甗”。 据了解,遗址位于陕西淳化县润镇乡枣树沟脑村的台塬上,总面积三百万平方米。包含有仰韶文化中期、龙山时代、先周时期、西周...
经过考古人员一天的紧张抢救性发掘,位于合肥市长江西路省税务学校内的一处建筑工地内发现的北宋时期“船”形夫妻合葬砖室墓终于发掘完毕,共出土一枚银质发簪和若干枚铜钱。该夫妻合葬墓保存相当完整,它的发现为研究合肥宋代的社会经济、丧葬习俗等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目前的发掘情况来看,这是一座典型的用青砖砌成的北宋‘船’形砖室墓,该墓葬修...
现场出土的瓷器。王燕 摄 广州正在对大塘街西侧一建筑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一段紧张挖掘有了最新进展。昨(11)日,有群众报料称,现场发掘出五代两宋时期河堤和临河木构建筑,目前有专家推测河堤是古河道“清水濠”的西堤。现场出土青花瓷器、铜钱等上千件明清时期遗存生活用品,正好反映当年的社会生活风貌,极富历史研究价值。 挖掘现场是德政中大塘街一建筑工地,五代两宋时期河堤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