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6日,考古人员在蚌埠双墩1号墓提取文物。 当日,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葬继15日正式揭墓成功提取18件文物后,又有7件文物出土。蚌埠双墩1号墓葬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2006年12月份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已进入尾声。依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考古专家判断其时代应为春秋时代。 6月16日,考古人员在蚌埠双墩1号墓提取文物。
出土新石器时代和周、汉、宋、元的大量文物 松江广富林文化墓葬见天日 记者日前从松江区获悉,有“上海之根”美名的广富林遗址在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广富林文化墓葬,并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和周、汉、宋、元等时期的大量文物。 这项抢救性发掘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田野考古工作,为复原松江乃至上海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实物材料。 发现5座人骨墓葬 松江广富林遗址抢救性发掘从...
宜都陆城惊现西汉古墓,外椁东厢和南厢已发掘出土文物98件。目前,古墓棺椁被整体运到宜都市博物馆,昨日,荆州考古专家抵达宜都进行开棺。 5月22日,宜都陆城城河大道延伸段施工工地发现古墓,当地文化、文物、公安等部门迅速赶到,对现场实施保护,该墓被命名为“中笔墓地一号墓”。5月29日,该市文物部门开始保护性发掘。出于安全考虑,当地部门未向外发布消息。5月31日,古墓棺椁被整体...
昨日,考古专家在襄樊王寨办事处周岗遗址出土一个非常罕见的新石器时代的完整灰陶碗,据专家介绍,该碗形制较为独特,其圈足捏压成花瓣状,在该地区非常罕见,出土时保存完好,没有破损。专家初步确定该碗为龙山文化时期的文物,距今约有4500—5000年历史。 周岗遗址是湖北省、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机构为配合襄樊市内环路工程建设而进行的保护性发掘,目前在周岗遗址已经开挖的13个探方内,文物遗迹及墓葬非常丰富,跨...
5月28日,太湖县弥陀镇界岭村刘家组村民郝华书将一枚西周早期的编钟捐献给了县文物管理局。 据了解,5月16日上午,地处太湖县城70多公里之外的山区弥陀镇界岭村民郝中宜正在界牌组制砖厂生产工地取土。当他挖土一米多深时,突然发现土层的下方一角呈现出一块灰黑色的“铁制”东西。 随后,老郝将这件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宝物”搬回家中,并及时向当地镇政府领导报...
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已对日前基建工程中发现的两座金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两座墓葬的出土为研究石家庄市金代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两座墓葬位于石家庄建华大街北延工程A标段,均为圆形穹隆顶砖雕彩绘仿木结构,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且保存完好。其中墓1全长5.85米,墓道长2.7米,甬道长0.7米,墓室直径2.38米,墓室高2.5米。墓葬中共出土完整人骨架2具,随葬...
20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建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传出消息:建始岩风洞古人类遗址被发现。这是该县继建始直立人遗址之后又一个古人类遗址。15名专家和学者于今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建始进行了科学考察,在曾发现过大量古哺乳动物化石的高坪、业州、花坪等乡镇共调查了18个洞穴。 根据调查情况,科考队分别在高坪镇建始直立人遗址巨猿洞东洞口外、窑场湾化石点、石垭子大岩洞和业州镇犀牛洞、岩...
考古人员在(湖北省)鄂州市郭家垴古墓群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三国时期的大型墓群,出土150多件珍贵文物。 昨日(5月2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大型墓群共有7座墓葬,分布在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考古人员正在发掘其中的第5座。 考古人员介绍,这7座墓葬的墓室结构相同,每座墓长10米,宽5米。同时,墓室出土的砖的纹路和文物都是同一时期,这些墓也处于同一土层。考古人员初步认定,这一大型墓群属于三国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