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今天从滕州市文化局了解到,考古学家在大坞镇西北染山脚下发掘一座典型汉代墓。据悉,这是迄今鲁南地区发现的最大一座汉墓。 此墓是由原山石凿成的长方形多室墓,东西6.2米,南北12.3米,由墓道、前室、南北两耳室及五个墓室组成,每个墓室南北长3米,东西宽2米,高2米。这次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鎏金青铜器和车马冥器饰件、五株钱、玉器、原始青瓷、12块汉画像石及玉衣的玉片,且部分玉衣的玉片雕有图案并镶嵌...
英国新出土一个古罗马统治时期建造的古镇。古镇已有1800年历史,是英国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城镇。古镇内有一个购物中心,堪称英国最古老的购物中心。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别墅和浴室。 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评论说,千年古镇是重大考古发现,显示了当时古罗马帝国的繁荣昌盛和流行趋势,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设施齐全 考古队由50人组成。经过3天考古工作,他们在南威尔士蒙茅斯郡凯尔...
山西河津市日前发现一古代墓葬,根据墓葬的形制及出土器物看,初步断定为东汉墓葬。 记者从山西省文化部门了解到,河津市第二高中建设工地日前发现一处墓葬,经专业技术人员对墓葬进行勘探并清理后,共出土绿釉壶2件、灰陶壶1件、带盖灰陶罐5件、汉代昭明镜1件、钱币20枚、残损铁刀1件等。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河津地区东汉时期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蒙古国科学院考古学家日前在该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嘎鲁特县发现一处突厥汗国时代大型祭祀遗址,并出土一批珍贵文物。 这个祭祀遗址长约1000米,宽约200米,为象征遗址主人的权力和地位而垒筑的石墙则绵延800米。考古专家挖掘出了雕刻有精美图案和古代突厥人文字符号的3块石板,还有4具石人像和多个瓦当等文物。 据介绍,这处突厥贵族祭祀遗址年代在公元6世纪至8世纪之间,其规模之庞大、出土的文物之珍贵,实属...
近日,孝昌县小河镇黄砦村村民苏守军在苏家湾挖新房地基时,竟挖出瓷罐、瓷碗。6月25日,经孝感市、孝昌县博物馆考古专家现场鉴定,该处原为隋唐古墓。 6月21日,村民苏守军在苏家湾挖地基时,挖到大量古砖和几个瓷罐、瓷碗。他感觉可能是文物,于是迅速向孝感市博物馆报告。25日,记者随孝感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前往该地,在苏守军挖的田字形地基里看到,地基深约80公分,四处地方有青砖,青砖比现在的红砖要大得多,两...
烟台市考古人员在莱山区大郝家遗址,首次发现了12座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营房,这也印证了流传于当地的曾经这里驻扎过官兵的说法。 今年,莱山区修建的凤凰西路正好经过大郝家遗址,烟台市考古工作人员于5月份进驻工地,对工程范围内的遗址部分进行发掘。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发掘,考古人员在 10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中发现了岳石文化时期、汉代以及明清时期的遗迹,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首次在烟台地区发现的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
经过3个月的挖掘工作,荆州熊家冢墓地考古工作再传捷报,发掘的6座小车马坑内共出土12马1车,备受关注的大车马坑内半个车轮重见天日。据熊家冢墓地考古工作负责人贾汉清介绍,发掘表明,熊家冢楚墓是目前已发掘的楚墓中规模很高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葬。 熊家冢车马坑保护大棚建好后,3月25日,荆州文物部门对车马坑区展开了进一步发掘工作。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熊家冢墓地考古现场,车马坑临时保护大棚外凉风徐徐,而棚内则...
“难以想象,1500年前的南朝墓葬里居然可以找到保存完好的瓜子,这些瓜子出土时还居然保持着新鲜的颜色。” 日前,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在一个早期曾被盗过的南朝墓葬里发现了数十粒“瓜子”,专家说,别小看了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随时都会被忽略的“出土文物”,他们可能传递了有趣的历史信息。 南朝大墓曾经遭盗 出土瓜子的南朝...
日本兵库县丰冈市教育委员会20日宣布,该市日前出土了写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诗经》注释的平安时代木简。日本媒体报道,木简是在位于丰冈市日高町的祢布森遗迹出土的。据考证,这里是公元9世纪初平安时代初期日本地方行政区但马国的国府。 丰冈市教育委员会从今年4月开始对这一遗迹进行发掘,共出土了203件木简和木简残片。其中一块长39.5厘米、宽10.9厘米、厚7毫米的木简正面有用墨书写的“凄寒风...
一处具有6000余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近日在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被发现。在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南宁市博物馆考古人员从5月22日开始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共出土墓葬30多座,以及石器、骨器、蚌器等文物30多件。这是隆安地区首次发现和发掘贝丘遗址。6月22日,记者对发掘现场进行了探访。 古人类早已涉足大石山区 支流沿岸也发现贝丘遗址 贝丘遗址为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古代...
出土的蔡侯剑通讯员余乐摄 蔡国国君佩剑现身楚墓 二千多年前,武当山脚下有一个古城,居住着楚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兴建丹江口水库,古城遗址被淹入水下,只有在水位降低时,遗址边缘的一些古墓才会显露出来,成为文物专家抢救性发掘的对象。 丹江口有一处名叫北泰山庙的墓群,成了考古发掘的焦点之一。“古时这里交通便利,是楚国早期的一个具有相当级别的行政中心。”省考古所副所长李桃元...
经过考古学家一个多月的精心发掘,位于滕州市大坞镇西北染山脚下的一座典型汉代墓穴终于向人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此墓是由原山石凿成的长方形多室墓,据勘测,东西6.2米,南北12.3米,由墓道、前室、南北两侧室、五个墓室组成,这次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汉画像石12块、画面14副、墓圹壁画11处和一些青铜器、瓷器、玉器、陶器等物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墓室主人当年生活的现状。 从墓葬的形制、墓主身穿玉衣且衣...
河北省文物普查队日前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辽金时期铁器窖藏,出土了大量铁制生活用具和农具。 据介绍,这处辽金时期铁器窖藏是当地一名叫宋广山的村民最先在村西发现的。文物普查队随后到现场进行勘察,发现了大量铁制生活用具和农具,并据此判断这是一处辽金时期铁器窖藏。 此次窖藏出土的生活用具有:铁铲、铁剪子、铁火钳、铁刀、铁凿、铁锁;农具有:铁锄、铁镰、铁铡刀、车马具等。 据了解...
松江广富林考古又有新发现 4000年前上海建筑群出土 有“上海之根”美名的松江广富林考古又有新发现:首次发掘了5座保存有人骨的墓葬,并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和周、汉、宋、元等时期的大量文物,为复原松江区乃至上海市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实物材料。 5座人骨墓葬 松江广富林遗址抢救性发掘从3月27日开始,截至目前共开探方近200个,发掘面积近6000平方米,用工近万余人次,...
密云七中工地发现古墓群 文物部门日前在密云县第七中学工程工地发现古墓群,共发掘出古代墓葬57座,出土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等各类文物90余件。 今年3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密云县文物管理所组织文物勘探队对密云七中的工程占地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结果表明,遗址主体内涵为唐代至元代墓地。其后,两家文物单位联合对该地块进行了考古发掘。 此次共发掘出唐代墓葬4座,均为“甲”字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