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玉壁
玉琮
玉带钩
玉龟
黑陶带盖双鼻壶
新地里 玉玦
在院里挖蓄水池,不料却“惊扰”了唐末宋初一上层阶级主人。让他的古墓重见天日,并出土40余件陶俑。 昨日上午11时许,新密市城关镇西瓦店村村民周大敏给二儿子新房前挖蓄水池,挖到两米深时,周先生发现坑的西南角有凸起的青砖,为了让坑底平整,周先生和多名工人开始砸砖,砖砸下去了也砸出一个洞口。周大敏放下镢头铲去浮土,周大敏好奇地将上面的砖撬开,下面露出一个3米见方,高3.5米的墓...
湖南省文物专家8日在抢救性发掘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古墓葬群时,从一座战国中晚期楚国墓中发现了一块代表当时最高制造水平的琉璃璧。同时出土的,还有成套的陶制礼器。 记者在蛟托村墓庐山古文化遗址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专家已经发掘和清理完毕的124号战国墓,为分层夯筑的竖穴土坑墓,深达地下7米,上有封土层。墓中出土的琉璃璧直径13.6厘米、内径4.5厘米,厚度为0.3厘米,琉璃璧上阳刻有华美的卷云纹。 据...
金丝楠木棺木保存完好,油漆色彩鲜艳 出土的金耳环 十二月五日,金坛市文管会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花山盛天农业生态园内发现的宋代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共出土镏金银荷包、金耳环、锡皿器和部分陶器。 据考古人员称:这是宋代典型的砖石圈顶墓葬,为夫妻墓,右侧为一女性单棺,墓室为3.05×1.09米,左侧为男性套棺,墓室为3.35×1.7米。从挖掘现场看,金丝楠木棺材保存完好,...
意大利挖掘出古罗马罕见的木制象牙王座 古罗马时代的王座是什么样的?一直以来,我们大多只能从油画作品中一窥端倪。现在,意大利考古学家日前终于在赫库兰尼姆古城的火山灰下挖掘出了一个木头座椅,上面两千年前的象牙浮雕令人惊叹,而这也是迄今发现唯一一个保存下来的木制王座。 据英国媒体12月5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今年10月和11月陆续发掘出了座椅的两根椅腿和椅背的一部分。这些木制结构表面保留着清晰的象牙浅浮...
这块石斧保存相当完好,距今已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 12月4日,湘潭挖掘出南北朝梁武帝时期的青砖,上面还清晰可见“普通二年作”的字迹,同墓穴出土的还有一起同时期的器皿 房间里灯光很亮,但易跃进仍点着蜡烛,作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程师,这几天晚上,易一直忙着修补从南北朝古墓中挖出来的瓷器。从10月29日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对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的墓庐...
记者今天从丘浚墓区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在丘浚墓前“理学名臣”牌坊的东侧探方,发现明代建筑遗迹,以及民国时期拜亭建筑痕迹;在西侧探方,出土大量明代板瓦、筒瓦、瓦当,发现大范围建筑物瞬间倒塌遗迹。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说:“我们此次发掘的重点是神道及相关遗迹,牌坊东西两侧的建筑基础遗迹实属意外发现。” 据本次发掘工作的执行领队王大新介绍,从东侧探...
12月3日,考古人员从墓内取出战国礼器 近日,湖北襄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建设工地内发现一座战国墓,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座墓葬为单椁重棺,内有鼎、壶、盘等9件精美青铜礼器,专家判断墓主人的身份为下大夫。 12月3日,考古人员展示一件出土战国礼器
展出玉器是良渚文化罕见精品 这次良博展出的器型涵盖了玉琮、玉钺、玉璧、玉璜、玉管、玉手柄等良渚文化玉器种类,反山23号墓出土玉璧54件,曾引起极大关注;瑶山1号墓出土的玉龙首镯、7号墓出土的带有精美刻纹的玉三叉形器和玉锥形器、反山14号墓与瑶山7号墓出土的带有冠饰与端饰的整套玉钺等,都是良渚文化的罕见精品。 玉器精湛雕刻技艺令人叫绝 人类先民视玉为圣洁之物。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得到空...
近日,张家口市宣化区一工地发现古墓群,随着当地文保所工作人员的进一步发掘,9座战国晚期古墓重现天日。经考证,该古墓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是宣化继去年发现战国古墓群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11月1日,宣化区文保所工作人员在位于宣赤路的宣化县行政征稽综合楼施工工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了9座古墓。墓葬大多为竖穴土坑,少数墓有墓道,其中一座古墓为合葬墓。经文保人员初步分析,此墓群并非家族墓,入葬时间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