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隋炀帝、武则天的专用瓷器来广州了,约吗?8月28日,为纪念邢窑遗址发现35周年,由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邢台市邢窑研究所、邢窑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发现邢窑——邢窑陶瓷特展”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亮相。本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共展出196件邢瓷珍品,多为邢窑的代表之作,全面地反映出邢窑巅峰时期的盛况及其近700年的发展历程。本次展览也被称为历史上规模最大、器物最全、级别最高的邢窑文物...
为了纪念邢窑遗址发现35周年,《发现邢窑——邢窑陶瓷特展》今天起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展。196件来自邢窑的出土文物,年代由北朝到现代,时间横跨1500年,再现中国白瓷的辉煌。展览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邢台市邢窑研究所、邢窑博物馆4家合办。 记者今天探营见到,作为历史上规模最大、器物最全、级别最高的邢窑文物大展,本次全部文物展品分为走近邢窑、邢窑釉色、邢窑技法三部分,共展出19...
彩绘人面鱼身陶俑 白釉葫芦形短流执壶 为了纪念邢窑遗址发现35周年,《发现邢窑——邢窑陶瓷特展》今天起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展。196件来自邢窑的出土文物,年代由北朝到现代,时间横跨1500年,再现中国白瓷的辉煌。展览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邢台市邢窑研究所、邢窑博物馆4家合办。 记者今天探营见到,作为历史上规模最大、器物最全、级别最高的邢窑文物大展,本次全部文物展品分为...
邢窑,是我国白瓷的发源地。在盛唐时期,邢窑以生产精细白瓷而赢得世人赞誉。李肇的《国史补》中就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后来,邢窑白瓷又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给世界各国留下了对于中国白瓷的最初印象。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烧造年代距今较远,其工艺特点并不像明清瓷器那样为人们所熟悉。近日,邢窑爱好者,资深藏友“邢窑翰林斋”在盛世收藏论坛发表帖子总结了邢窑的部分鉴别要点,文章简短精炼,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邢窑遗址考古发现至今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真假...
隋代透光白瓷杯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而要说起邢窑白瓷的品种,不仅有粗白瓷、细白瓷,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那么,这个所谓的“透光白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就为我们揭开了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据张志忠介绍...
北齐以前,中国的陶瓷器基本是青瓷,北齐时出现了最早的白瓷,经过隋代的发展,至唐代时陶瓷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分布局面。唐代白瓷窑口多集中于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也开始烧造白瓷。此时期最著名的白瓷窑口是邢窑,它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邢窑位于太行山东麓,散布在内丘县冯唐村、宋村以北,临城县祁村、双井村以南...
邢窑以烧白瓷为主,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白瓷窑,与同时代著名的越窑所产青瓷齐名。邢窑在今河北内丘县,唐属邢州。在古代,通常以烧制陶瓷的窑场所在地的州命名,由于内丘在唐代隶属邢州,故得名“邢州瓷窑”,简称“邢窑”,文献都以“邢窑”和“邢瓷”记载。据考证,邢窑的称谓时间,应该在唐代的中期出现,与当时的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并称“七大名窑”。 邢白瓷的发明与制作,打破了自商代以来,以南...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邢窑白瓷的制作工艺,经专家研究试验已摸索探究出来,并在其主要产地临城县被仿制成功,千年名瓷重新放出迷人的光彩。 唐代的陶瓷业,技术上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陶瓷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为庆祝党的94岁华诞,河北邢窑遗址考古发掘整理工作于7月1日在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正式启动。 自上世纪80年代省文物部门对邢窑遗址开展发掘工作以来,迄今已近30年,期间进行过多次发掘,其中2012年对内丘的发掘工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1年临城瓷窑沟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金元时期文物等,但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工作。为了弘扬邢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落实国家、邢台市委市政府做好保护历史文物的精神...
邢窑和定窑在胎质上的区别是:邢窑白瓷分粗、细两种,细白瓷在加工工艺上,每个步骤都很讲究,烧成后白度很高。而粗白瓷产量大,质地粗糙,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捏练还是陈腐都不够充分,白中常泛黄,到五代时部分产品的工艺水平有所提高,胎体中少有气孔夹砂现象,烧不熟的现象已基本克服,渐趋细腻。而晚唐五代的定窑白瓷和邢窑白瓷中的粗瓷相似,入宋以后,定窑水平大大提高,甚至达到了胎比釉白的程度。 最后是釉层上的区别,...
昨日上午,记者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获悉,对河北邢窑考古的发掘和整理即日起正式启动。 据悉,自上世纪80年代省文物部门对邢窑遗址开始发掘以来,迄今已近30年。在此期间进行过多次发掘,其中2012年在内丘的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1年临城瓷窑沟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金元时期文物等,但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工作。 为弘扬邢台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落实国家、邢台市委、市政府做好保护历史文物的精神...
邢窑是中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0年8月,邢窑遗址首先在河北省临城县境内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祁村、双井村一带发现,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最具邢邢窑瓷器特点。邢窑器物造型朴素大方,线条饱满酣畅,制作规整精细,釉色银白恬静,给人以既雍容饱满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那么邢窑瓷器特点有哪些呢? 第一、胎质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银行黄金白银模...
定窑和邢窑的区别 邢窑是唐代最著名的瓷窑之一。它是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开创了白瓷的制作道路,是我国白瓷之父,也是世界白瓷之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的影响烧制白瓷,制瓷技术经过五代、北宋的发展,定窑逐渐成为北方(即邢窑后)最著名的瓷窑。定窑不见于唐人记载,也没有发现早于唐代的遗物留存,因此定窑烧制白瓷的年代应晚于邢窑。 从早期定窑烧制器物的特征来看,大体和邢...
"……凉风盈夏扇,蜀铭伴邢甌,笑向权门客,应难见道流。"唐代诗人薛能一首《夏日青龙寺寻僧》把蜀地名茶和邢窑瓷具当做化解尘世种种无名烦恼的佳品,把原本"内丘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寻常之器,提升到了移情寄思的精神世界。 陆羽《茶经》中邢瓷虽似银类雪,但色白而茶丹,邢不如越的评价,直接影响了千年来人们对邢窑瓷器的全面认识,加之近人对邢窑瓷器片面的认识,使这个曾经首开中国古代白瓷先河的名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