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刊驻京记者 周文昭 展览名称:《千年迷梦——邢窑陶瓷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3月20日 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微博) 说起邢窑,人们眼前浮现的首先是它烧造的白瓷。陆羽曾有“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之语。唐大中初年,有位善调音律的郭道源,“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以白瓷、青瓷为击打...
千龙网北京12月21日讯(记者 李同非)昨天下午,“千年迷梦――邢窑陶瓷艺术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微博)开幕,二百余件珍贵的古代邢窑瓷器集中亮相,对于瓷器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去大饱眼福,本次展览将持续3个月。 记者在展览中了解到,邢窑是我国生产白瓷最早的窑场之一,影响深远蜚声中外,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邢窑烧造历史悠久,创烧于北朝,历经隋朝的短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了兴盛的阶段,经五...
邢窑是我国古代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它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了鼎盛阶段,成为我国早期白瓷的生产中心,我国最著名的白窑瓷场也由此诞生,有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而通之”的美誉。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不但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于方响。同时,也因其产量较多且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无论是对我国的物质文明还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都产...
去河北临城,参观了中国邢窑博物馆和射兽村南邢窑遗址。这一回,算是访到邢窑的源头。 邢窑、定窑、磁州窑——作为河北人,对自己家乡的“三大名窑”不可不知。即使没有看过博物馆的历史陈列,中学历史教课书《中国古代史》“唐朝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一节中——“邢州白瓷像银像...
邢窑白瓷,绝对是此次展览的焦点。隋代邢窑透光水盂,是目前国内外为数不多的完整器之一,曾在去年央视四套《走遍中国》栏目播出的《瓷光迷影》中重点介绍。唐邢窑白瓷钵、唐邢窑白瓷龙等邢窑精品也均是首次公开展出。 “邢窑始烧于北朝时期,创烧白釉,在隋唐时期邢窑瓷器是中国北方白瓷的代表。邢窑产品精美,对中国以至世界的陶瓷业都产生过影响。”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吴利硕告诉记者。 此次展出白寿章书画共计13件(套)...
唐代白瓷以邢窑最为有名,陆羽在《茶经》中描写它“类银”、“类雪”,唐李肇在《国史补》中也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其质量之高,数量之大,影响之广。邢窑白瓷有经粗之分,粗白瓷有碗、杯、壶、罐、钵等,有的施化妆土,釉色银灰,积釉处泛青或泛黄;胎体粗糙厚实,原料加工粗略。细白瓷有碗、盘、壶、杯、盒、盏、凤头壶、皮囊壶等瓷器,胎质洁白细腻,胎体坚实,釉色莹白,工艺水平相当成熟...
在河北省内丘西关村西约1200米、南中冯村东1500米,就是南中冯墓地。该墓地2002、2003年开始调查,2004年勘探,2009年再次勘探,墓地范围南起东西向柏油路,北到废弃砖场南断崖,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114米,勘探面积8万多平方米,发现墓葬约45座。“从目前墓地内出土的文物来看,该墓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仍旧很高,墓地中出土了大量当时最高工艺水品的邢窑瓷器、陶器,说明在唐代邢窑是当...
近日,邢窑专题研讨会在河北省临城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河南、景德镇等地的50名著名文物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邢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对保护开发邢窑遗址的相关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始烧于北朝,盛于隋唐,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唐...
邢窑贡瓷是邢窑最重要的形象之一,贡瓷的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定位。比如贡瓷的年限;贡瓷各时期的特征;贡瓷的政治文化地位;贡瓷的第一代官窑、第一代瓷都地位等。如果不研究透彻,就无法显明准确的为贡瓷定位。甚至有失于邢窑贡瓷的历史公正,伤害中国古代最著名窑场—— 邢窑的历史地位。 ■出场专家:赵文利,檀彥坤,我省邢窑瓷器收藏鉴赏家。 贡瓷的文献记载 唐宋贡瓷文献记载共四处,唐宋各两处。分别是唐代7年内有...
9月4日,参观者在邢窑博物馆欣赏隋唐时期的邢窑瓷器 “类银类雪,莹泽如玉;盛唐风韵,盈库珍奇。”9月3日至5日,在临城参加邢窑专题研讨会的全国著名文物专家学者,在邢窑博物馆一睹邢瓷芳容后,都对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耿宝昌的这番话有了完美解读。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
在我国的陶瓷历史中,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局面。"南青北白"代表了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北白"的代表窑口就是当时著名的邢窑。邢窑位于今河北省内丘、临城县一带,它始烧于南北朝时期,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唐代中期,是邢窑白瓷工艺和技术的鼎盛期,成为风靡一时的"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对于邢窑白瓷也有"类银、似雪"的赞美。邢窑白瓷的精美程度可见一斑。...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内战,北方瓷粗犷、豪放的激情与南方瓷精致、委婉的情思,到唐代巧妙地合流。代表唐代北方白瓷最高成就的邢窑,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眼前这尊唐代邢窑琴炉,堪称一绝,至少应是唐代王室贵族使用的物品。我曾走访考察各地古窑遗址和各大博物馆,从未见如此精彩美妙的琴炉。琴炉高5.2厘米,炉口径为3.3厘米,器型规矩,工艺精致,炉内及底皆施乳白色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