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青瓷莲花碗 越窑 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
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应当在隋代。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在河南安阳发掘了一座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的张盛墓,发现了一批白瓷,这些白瓷虽然还带有若干青瓷的特征,但较之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要好得多。胎釉中的含铁量减少,烧成温度有所提高,施釉技术也有改进,增加了器物的白度与坚硬度。瓷器的造型较前大为丰富,可以看出器物成型工艺有显著的提高。晚...
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追溯至北朝时期,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着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在邢窑诸窑址中,历史等原因造就了内丘城关窑场的核心地位,是邢窑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重点区域。19...
"……凉风盈夏扇,蜀铭伴邢甌,笑向权门客,应难见道流。"唐代诗人薛能一首《夏日青龙寺寻僧》把蜀地名茶和邢窑瓷具当做化解尘世种种无名烦恼的佳品,把原本"内丘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寻常之器,提升到了移情寄思的精神世界。 陆羽《茶经》中邢瓷虽似银类雪,但色白而茶丹,邢不如越的评价,直接影响了千年来人们对邢窑瓷器的全面认识,加之近人对邢窑瓷器片面的认识,使这个曾经首开中国古代白瓷先河的...
香炉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但是一个极具社会历史情趣的话题,也具有特殊的鉴赏价值。 为了陶冶文化性情、传播文史知识,我们特地开辟了“日照香炉”栏目,请著名收藏家、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钱汉东先生讲述香炉的文化内涵,与大家一起触摸这段悠远的历史。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经过300多年的革命和内战,北方瓷粗犷、豪放的激情与南方瓷精致、委婉的情思,到唐代巧妙合流。 代...
邢窑是我国古代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它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了鼎盛阶段,成为我国早期白瓷的生产中心,我国最著名的白窑瓷场也由此诞生,有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而通之”的美誉。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不但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于方响。同时,也因其产量较多且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无论是对我国的物质文明还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都产...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繁华的盛唐,那些宽袍大袖、衣带生风的飘洒高逸,那些锦心绣口、直入心脾的盛唐诗词,还有那些惹人沉醉、南柯梦随的美酒与传奇,以及这些曾经窑变无双、晶莹剔透的盛唐名瓷,每一个盛唐符号都能诱引心中无数的狂想。 我的狂想源于一支唐代邢窑弦纹高足杯,此杯高约11厘米,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把柄,或许有人因此之故称其“把杯”。其釉色洁白如雪,有类银似雪之称,胎体洁白,瓷化程度好,是唐...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窑在今天河北省管辖区域内,唐代为邢州所管辖,囊括了十一个县。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的白瓷和广东肇庆的端砚,非常有名,无论有钱还是没...
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追溯至北朝时期,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在邢窑诸窑址中,历史等原因造就了内丘城关窑场的核心地位,是邢窑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重点区域...
星雨 张志忠,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邢窑传统制瓷技艺唯一传承人,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现任邢窑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河北邢瓷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邢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河北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釉长颈瓶 白釉三系...
基本信息 作 者:中国古陶瓷学会 编 出 版 社: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 次:1 印刷时间:2013-10 印次:1 开 本:16 ISBN:9787513404907 内容简介 《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研究》为古陶瓷学会2013年年会的论文集,总共收录了34篇论文,涉及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研究两大课题,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和文献材料,资料翔实,观点明确,立论充...
新华网石家庄6月30日电(记者白林)河北内丘邢窑遗址被评为2012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该遗址,内丘县日前全面启动邢窑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据内丘县文物保管所所长贾城会介绍,内丘县将在遗址上建一个大棚,通过对棚内温度、湿度等调节,以更好保护该遗址。目前,邢窑遗址保护大棚方案已编制完成。为更好地利用邢窑文化,内丘县将建设邢白瓷文化产业集聚区。它是以邢窑遗址保护、文化创意为主线及商业...
记者从河北临城县文保所获悉,位于临城县“南水北调”渠线内的宋金时期邢窑遗址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已正式结束。此次发掘共出土瓷片2万多片,是邢窑遗址发现以来最多的一次。 据临城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索丽霞介绍,临城县这处邢窑遗址位于山下村东南“南水北调”渠线内。经过一个多月考古发掘,出土宋金时期瓷片2万多片,其中包括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白釉印花、刻花瓷片2000...
图为挖掘现场 图为挖掘出的大量瓷片 河北省临城县文物保管所17日透露,文物工作者在临城县临城镇山下村发现一处北宋时期邢窑遗址,现场出土有研究价值印花瓷片500余片,同时还出土一件比较罕见的印花模具。专家表示,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宋以后邢窑白瓷的发展状况和工艺成就十分重要。 据临城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索丽霞介绍,该窑址位于临城县临城镇山下村,现挖掘面积有100平方米,正在进一步扩大挖掘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