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全国罕见的“隋三彩”、“唐四彩”瓷片、千年前的“鸳鸯锅”……继今年6月内丘县发现完整邢窑窑炉遗迹群后,目前该遗迹群又有重大发现。据悉,考古人员4个月来已清理出11座窑炉,先后出土窑炉烧制工具及各类残片约达20万件。 窑炉群惊现“鸳鸯锅” 10月28日,记者在窑炉群遗址区看到,...
继今年6月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发现完整邢窑窑炉遗迹群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窑炉群考古队队长王会民25日称,目前该遗迹群又有重大发现,已清理出的11座窑炉遗迹中出土中国罕见的隋三彩,印证了邢窑在隋朝甚至更早就会烧制三彩。 据王会民介绍,目前该遗迹群2012年挖掘工作接近尾声,考古队从该遗迹群清理出11座窑炉遗迹,出土了20多万片各类残片,包括瓷器、陶器、窑具、砖和瓦5大类。其中尤其珍贵地是...
(申玲敏 张鹏翔)继今年6月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发现完整邢窑窑炉遗迹群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窑炉群考古队队长王会民25日称,目前该遗迹群又有重大发现,已清理出的11座窑炉遗迹中出土中国罕见的隋三彩,印证了邢窑在隋朝甚至更早就会烧制三彩。 据王会民介绍,目前该遗迹群2012年挖掘工作接近尾声,考古队从该遗迹群清理出11座窑炉遗迹,出土了20多万片各类残片,包括瓷器、陶器、窑具、砖和瓦5大...
出土的瓦当和制作瓦当的模具 昨日记者获悉,邢台内丘邢窑遗址群又有重大发现。4个多月前发现的这处窑炉群遗址的灰坑竟多达百个,出土窑炉烧制工具及各类残片约达20万件。在这里还发现了全国罕见的“隋三彩”、唐四彩”瓷片等珍贵文物遗存,其中一件“鸳鸯火锅”盆更是引人注目。 鸳鸯陶瓷盘有现代“鸳鸯火锅”的痕迹 发现1...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窑在今天河北省管辖区域内,唐代为邢州所管辖,囊括了十一个县。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的白瓷和广东肇庆的端砚,非常有名,无论有钱还是...
图1-1 晚唐邢窑白釉竹节狮首八方洗侧面图 图1-2 八方洗底 图2 五代定窑兽面笔洗 这件晚唐邢窑白釉竹节狮首八方洗(图1),高7.5厘米,直径22厘米,足径21.5厘米;器型新颖奇特,八等边柱体,高矮似盒状,洗面内凹,器里空。八方洗通体施白釉,器里及足端无釉露白胎,洗深3厘米,以等长8条弧线为边饰,器壁八面刻划竹节饰框、框内均贴塑一狮首,横眉怒目,张口咆哮,凶...
图片资料 藏 家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繁华的盛唐,那些宽袍大袖、衣带生风的飘洒高逸,那些锦心绣口、直入心脾的盛唐诗词,还有那些惹人沉醉、南柯梦随的美酒与传奇,以及这些曾经窑变无双、晶莹剔透的盛唐名瓷,每一个盛唐符号都能诱引心中无数的狂想。 我的狂想源于一支唐代邢窑弦纹高足杯,此杯高约11厘米,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把柄,或许有人因此之故称其...
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张喜才 摄 智英豪在观察国宝级唐代瓷器。张喜才 摄 9月1日,在县城创办邢窑文化博览馆二年来又添一镇馆之宝——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 此宝是内丘县金店镇大辛庄农民邢窑研究会副会长智英豪,在西街邢窑遗址垃圾土堆中惊奇的发现拣出的,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晶莹透明薄如纸、白如雪,...
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张喜才 摄 9月1日,在县城创办邢窑文化博览馆二年来又添一镇馆之宝——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 此宝是内丘县金店镇大辛庄农民邢窑研究会副会长智英豪,在西街邢窑遗址垃圾土堆中惊奇的发现拣出的,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晶莹透明薄如纸、白如雪,在我国是极为罕见文物,价值连城。 智英豪在观察国宝级唐代瓷器。张喜才 摄 这一宝物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7月28日,河北省考古人员在对位于河北省内丘县的邢窑遗址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底部刻有“上”字和“高”字款的邢窑瓷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介绍,在以往出土的邢窑瓷器中,曾发现底部刻有“盈”“官”“翰林”等字款的瓷器,此次考古人员在一个类似...
河北省考古人员在对位于河北省内丘县的邢窑遗址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底部刻有“上”字和“高”字款的邢窑瓷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介绍,在以往出土的邢窑瓷器中,曾发现底部刻有“盈”“官”“翰林”等字款的瓷器,此次考古人员在一个类似井的深坑中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