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次普通的电力施工,没想到在同一区域发现两座不同时期的古墓葬。记者5月24日从宁夏吴忠市文管所获悉,吴忠市利通区21日、23日在电缆沟施工过程中分别发现一座宋代土穴墓和一座明代棺椁墓。 据吴忠市文管所所长任淑芳介绍,两座古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相距仅3米,古墓葬距离地表3米左右。21日发现的土穴墓初步断定为宋代,墓主人为女性,出土了一面印有“长命富贵”的铜镜以及铜钱数十枚,其中包括北宋的元丰通...
岩画专家、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近日在野外考察时在宁夏中卫香山石马湾新发现了8幅马岩画。 香山石马湾位于中卫市原红泉乡东约10公里处,这里山大沟深,道路崎岖,行进不易。在面向东南的一处青石岩面上,一幅巨大的马岩画赫然入目。从远处看,敲凿有马岩画的石壁直立,岩面平整,距地一米多高。 据周兴华测量,这幅马岩画身长53厘米,体高20厘米,两耳竖立,四腿向前,马尾蓬松,大腹便便,神态沉稳,在岩...
记者今天从国网吴忠市供电公司了解到,21日在文卫北街电缆沟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处唐宋土葬穴墓和一处明代棺椁墓,电力部门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经文物部门抢救发掘清理工作已于今天结束,工程恢复施工。 据施工负责人徐建勇介绍,21日电缆沟道工程深挖到3米处发现一个没有棺木只有遗骸的墓葬,同时还发现铜镜和散落的铜钱。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保护现场,并报告吴忠市文物局。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挖掘,出土的文物主...
记者从宁夏文化厅了解到,宁夏青铜峡市鸽子山遗址自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以来,经过其间20多年的摸查和发掘,出土万余件旧石器时期文化遗物,对其发掘研究成果不断刷新了考古界对万年前人类认知水平和复杂技术能力的认识。前不久在25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位处贺兰山山前盆地的鸽子山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古人类文化遗址,遗址年代距今1.27万...
西夏陵出土的鸱吻、妙音鸟、鎏金铜牛,战国时期的虎噬驴透雕铜牌,唐代墓门上雕刻的胡旋舞,雕凿在贺兰山上的神秘岩画……宁夏博物馆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借助正在举行的宁夏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纷纷“复活”,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设计图案,进而有望在近期变成承载宁夏历史文化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颇具观赏性的工艺品:鼠标、U盘、钱包、时钟、摆件、挂件、胸针、台灯、香炉、屏风、茶具、厨具、书签、书架……琳琅满目的设计...
刚刚揭晓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榜上有名。考古专家认为,宁夏鸽子山遗址的发掘,首次在西北沙漠边缘区建立了晚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早期的年代序列,为研究这一特殊地理单元史前人类活动及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材料。 鸽子山遗址地处青铜峡市西北约20公里的贺兰山山前盆地。青铜峡市文物所所长李鹏介绍说,上个世纪末,中美学者对该遗址的发现与试掘成果显示该遗址是晚更新世末期的一...
3月25日,“回乡漫步——宁夏回族文化文物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览展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回族历史与文化、生产与生活的各类实物142件(组),从回族概况、民俗撷英和工艺奇葩等方面展示回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宁夏回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回族是华夏大地上的古老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积淀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如建筑、饮食、婚丧、节日等,可以说是深沉厚重、绮丽多...
近日,在宁夏博物馆内一批玲珑剔透的瓷器晶莹透亮,洁白的光泽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并不是普通的瓷器,而是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本次展览的是69件福建博物院馆藏文物及27件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展览的名称为“玲珑神致·冰玉匠心”。 据了解,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透明釉烧制而成,胎骨洁白,坚实致密,其胎釉的技术工艺极力追求玉器质感的完美性,在琳琅满目的瓷坛上独树一帜。德化白...
社区文艺表演。(图片来源:新消息报) 新春佳节,宁夏文化系统以“欢乐宁夏过大年”为主题,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广泛开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社火、民俗、展览等10大类、271项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浓浓的年味中乐享丰富、精彩的文化生活。与去年相比,今年新春文化活动项目继续保持增长,新增34项,文化活动内容呈现新亮点新特色。 社火表演。(图片来源:新消息报) ...
“塞上冬韵 翰墨飘香”书画笔会在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宁夏分院举行 环球文化艺术网(记者:许顺喜 摄影:李海湖)2016年12月12日,由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宁夏分院组织的“塞上冬韵 翰墨飘香”笔会交流在银川举行。李德明、杨光、霍德亮、刘秉齐、杨智明、刘积禄、郭骐豪、陈公涛、马中华、鄥建琴、李炳云、张春风、陈林、王普访、严心宇、田进才、李一帆、张生田、毕世平、李兆峰等二十余名书画界人士参与...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弘扬党的光辉历程和红军长征精神,宣传和普及党史及文博知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局依托宁夏博物馆,联合《宁夏日报》、《新消息报》等媒体共同举办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知识竞赛。 本次大赛历时3个月,得到了区内外读者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共收到答卷1213份。经过严格阅评,共有160位参与者获奖,其中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宁夏银川和固原召开。研讨会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主办,本届的主题是 “早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来自美国、日本以及国内各大学、研究机构的 80 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交流最新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也同时成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卫忠说,提到丝绸之路,人们一般都会想到...
记者日前从隆德县文物所了解到,该县近日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调查阶段的工作,共认定、审核、登录、报送可移动文物2384件(套)。此次普查全面统计了隆德这座六盘山下“笼竿古城”内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保存现状等基本信息,为今后开展宁南区域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自2012年启动以来,隆德县通过初步调查、筛选排查、重点复查等方式,在全县...
关键词:宁夏 林子梁遗址 常山下层文化 页河子类型 窑洞建筑 试析宁夏海原县林子梁遗址的两类遗存
近日,宁夏贺兰山沿山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引发的山洪对银川市贺兰山岩画景区造成破坏,部分岩画受损,但也因洪水冲刷,景区工作人员新发现7幅岩画。 记者从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获悉,山洪将贺兰山岩画景区约70%的基础设施冲毁,景区工作人员近日清理现场时在被冲毁的栈道下新发现两处岩画,共计7幅,其中5幅比较清晰,另外两幅因较为模糊暂时无法辨认。据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副主任张建国介绍,在5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