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日上午,被称为“国宝大调查”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会议在北京国务院小礼堂召开。记者从杭州分会场了解到,浙江的两家可移动文物普查单位——温州市文物局和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被表彰为“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先进单位”。经过5年的摸底调查和文物认定,浙江65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的938104件(套)可移动文物,都配备了“身份证”。 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隐身文物”惊艳亮相 ...
沉睡“闺中”的文物现在也有了身份证,身高、出生地、体质等14项信息,详细的记录着它们的前生今世。 今日,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办公室了解到,新疆已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据统计,新疆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126家,可移动文物约195000件/套(实际数量约457000件)。每件文物都生成唯一的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编号,相当于办了一张“文物身份证”。 2...
近日,记者从九江市文物局得到消息,九江市圆满完成了为期5年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实现了普查全覆盖,摸清了可移动文物家底。 此次普查中,全市开展调查登记国有单位共5899家,其中机关1185家,事业单位4128家,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事业586家,启动率和完成率均为100%. 通过调查统计,全市共有文物收藏单位46家,其中,文博系统内19家,文博系统外27家。截至2015年1...
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规划,2020年前将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公布普查数据和普查成果,实行国有可移动文物身份证制度,建立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库。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文物藏品4138.9万件/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6处;世界遗产50项,跃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5项、世...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将完善完善文物进出境审核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文物身份电子标识,实现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信息化标准化。 《规划》表示,我国将开展民间文物收藏情况调研,组织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相关课题研究,建立健全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印发《文物拍卖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文物市场管理办法》,规...
民国的身份证具有防伪功能 身份证对每个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可是,您见过民国时期的居民身份证吗?近日,汝阳县公安博物馆建成开馆,该馆内藏有两张民国时期完整的居民身份证,采用指纹“防伪”技术。据介绍,该馆也是河南公安系统首家县级公安博物馆。 经过一年多筹建,近日汝阳公安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位于汝阳县公安局办公楼11楼东端,馆内展出190多幅(件)图片、地图和实物,反映了汝阳县公安局...
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展 “南粤藏珍——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展”现正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 广东国宝一次看过瘾 2012年10月,国务院启动对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认定和登记工程,俗称“国宝大调查”。随后,广东省政府亦部署全省文物普查工作。 2013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全省4000多名普查工作者,摸查了403家国有单位的文物收藏情况,记录了82...
资料图 图文无关 记者从青海省文物管理局获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青海范围的工作已进入尾声,此次普查为该省的64852件(套)文物建立了数字化档案,至此6万多件“国宝”有了“电子身份证”。 据介绍,历时4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将于2016年12月结束。青海省的普查涵盖1949年(含1949年)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
清乾隆十六年苏州府刘V造金砖,用篆、隶、草、楷四种书体所书的清刻本《千字文》……前天,当市民在张苍水故居观看“海曙珍藏——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图片展”时,忍不住感叹:原来我们海曙还有这些宝贝…… 海曙区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自唐长庆元年始建以来,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源远流长,文物遗存珍贵。历时3年多的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经过普查登记以及专家的筛选认定,最终确...
27日,记者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获悉,目前该馆已登记馆藏文物数量增至5665件,其中的5378件文物已录入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国宝”普查平台,有了电子“身份证”。 据“七三一”陈列馆遗址保护部主任高玉宝介绍,“可移动文物”又指馆藏文物,自1982年建馆至今,“七三一”陈列馆登记馆藏文物已达5665件,多为日本细菌部队及“七三一”部队所使用的生活用具、医疗器材以及遗址建筑构件等。...
日前,从区文广新局传来好消息——我区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这是继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在文物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自2013年开始,我区按照国务院和省市统一部署,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旨在全面摸清文物“家底”、加强文物保护。本次普查的对象涉及全区境内所有国有单位,普查范围广、专业性强,标准...
为便于查询馆藏文物的基本信息,建立文物信息管理数据库,提高对馆藏文物的认识和利用,日前,高淳博物馆借助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采集的数据资源,对七千余件文物进行分类整理,为每件文物制作了“文物身份证”。 “文物身份证”,即文物登记卡,包含了文物的照片、名称、年代、类别、质地、数量、保存状况等14个指标项基本信息,初步实现了对文物资源的标准化、动态化管理。有了这张“身份证”,今后当遇到文物...
台州博物馆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现在博物馆决定要招募展厅文明劝导员和现场秩序维护员了。要注意的是,每天都需要志愿者,开馆期间,任何时候,只要带上您的身份证,现场报名即可。 如果您喜欢博物馆工作,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那么赶快加入台州博物馆志愿服务团队吧。 招募时间:周二至周日 招募人数:每天上午10名,下午10名 工作时间:上午9点至12点,下午...
今日起,到台州市博物馆参观需凭身份证领票入馆。 据了解,市博物馆自本月12日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7月17日,博物馆的人流量达到8000多人次。 “当天开馆20分钟就限流了。”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市民参观热情高涨,不过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临时实行限流,连特警也到现场维持秩序。 在博物馆二楼和三楼展区,不少参观市民乱摸乱碰。工作人员表示,根本管不过来...
杭州正在给文物“建档案”,把所有的可移动文物全都录入系统,建一个大数据库。今年,这项工作将要全面完成。 “主要是对可移动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副处长郎旭峰介绍说,有了数据支撑,可以根据数据科学分析,比如哪些文物经过多少年需要维护,青铜器、木器等都有修复年限,而不是等到它破了才去修补。 有了数据库,今后建立“网上博物馆”也将成为可能,“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