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7日,全国第十三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重庆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在未来两年内建成三峡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该中心将引入目前国际最先进的AR(增强现实技术)等技术,让观众“走进”考古现场。 本届讨论会吸引了国内外50多家科研单位、高校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当天,与会专家学者在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玻璃考古、玉器考古、生物考古等多个研究领域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科技考古...
今(17)日上午,全国第十三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重庆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下一步也将在展览和展厅中引入AR、VR等技术,让观众“走进”考古现场。 据了解,首届中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在南宁举办,它有力推动了我国科技考古事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的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内外50多家科研单位、高校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主要议题集中于陶瓷考...
2016年9月8上午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春青研究员主持,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许宏主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魏兴涛副院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研究室樊温泉主任,新密市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张银灿局长,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黄建秋教授、吴桂兵副教授,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学院张国硕教授,河南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张立东副教授,新密市溱洧文化学会郑观洲会长,以及南京大...
2011年起,辽上京考古队开始了对中国北方第一座草原都城“辽上京”的系统发掘。考古队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对宫城南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探寻上京是否存在从东向向南向轴线转变的过程。 “上京,太祖创业之地。”《辽史·地理志一·上京道》中这样写道。辽上京,中国北方第一座草原都城,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上京在辽代贵为五都之首,在金代继续沿用。后来,金人敌不过元军的金戈铁马,上京失守渐遭...
最近,扬州连遭暴雨,那么,露天的考古现场,又是怎么防护的呢?记者昨从考古部门获悉,他们也一直加强防汛工作,守护着文物。其中,南朝画像砖室墓已被薄膜覆盖,且人防到位,墓室底部千年排水设施仍给力;而江苏宿扬高速公路发现的汉墓群中清理出的文物及所有葬具已运至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保护,不受雨水影响。 南朝画像砖室墓底部千年排水设施仍发挥作用 本报近两年多次报道的西区某工地发现的南朝画像砖...
最近,扬州连遭暴雨,那么,露天的考古现场,又是怎么防护的呢?记者昨从考古部门获悉,他们也一直加强防汛工作,守护着文物。其中,南朝画像砖室墓已被薄膜覆盖,且人防到位,墓室底部千年排水设施仍给力;而江苏宿扬高速公路发现的汉墓群中清理出的文物及所有葬具已运至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保护,不受雨水影响。 南朝画像砖室墓底部千年排水设施仍发挥作用 本报近两年多次报道的西区某工地发现的南朝画像砖...
6月28日,在四川省洪雅县召开了瓦屋山镇复兴村冶铜遗址考古现场会,此次会议由四川省眉山市文物局主办,四川省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承办,三苏祠博物馆和两区四县的文物保护管理所相关人员共32人均参加此次会议。 6月28日下午,四川省考古院陈苇博士做了《四川洪雅铜矿山矿冶遗址考古调查》专题讲座,洪雅、彭山、仁寿分别就“瓦屋山铜矿遗址考古”、“江口沉银遗址发掘”和“牛角寨石窟纳入川渝石窟保护重点工...
2016年6月18至20日,陶寺遗址宫城门址考古发掘现场研讨会在山西襄汾县荷花园酒店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考古研究院、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郑州市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陶寺遗址最新发现宫城门址的性质、形制结构、年代等问题展开讨论。这是自2013年以来陶寺遗址...
在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青铜峡市将于6月9日举办“鸽子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当天下午2:30至5:30,普通公众可前往这处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现场,亲自参与部分发掘工作,体验文物考古乐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鸽子山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1.27万至0.8万年。该遗址对研究中国西部古人类文化传播、植物采集加工驯化和原始农业...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位于瓯海区行政中心10号楼的瓯海博物馆免费试开放。昨天,记者实地探访瓯海博物馆,先睹为快。穗丰大墓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玉器,东汉至唐宋年间的瓯瓷,大批瓯文化特色手工展品,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都将在明天揭开面纱。 镇馆之宝:穗丰大墓出土的一级品 瓯海区博物馆位于瓯海区行政中心10号楼,一楼为临时展厅,二楼为序厅及“瓯居海中”基本陈列馆,三楼为博物馆数字展厅及第二课...
基本信息: 作者:王旭东 郭青林 谌文武 张虎元 孙满利 张明泉 王思敬 周双林 张秉坚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版 次:1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 印 次:1 ISBN:9787030456632 内容简介: 土遗址保护,尤其是潮湿环境下土遗址的保护一直是文物保护中困难的课题之一。《潮湿环境下考古现场土遗址保护探索性研究》针对我国潮湿环境土遗址面...
在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现场建有一栋活动板房,这里就是文物“急救室”——现场文物保护实验室。在这里,显微镜、各式容器、保护剂等工具依次摆放,一些破损的青铜器被裹上棉纸,漆木器被纱布层层“包扎”。据青铜器保护专家杨小玲介绍,文物“急救室”的作用是,最大限度提取和保留考古信息,并使大量脆弱、易损文物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妥善保护,为后续实验室保护赢得时间。12月16日,记者走进考古现场的文物“急救室”,探...
记者从习水县黄金湾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获悉,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在这里首次集中发现汉代树穴土坑墓葬,并出土汉代“炊煮组合”。 去年开始的习水县黄金湾遗址考古,已进行到第二期,目前已找到13座树穴土坑墓葬。据称,这是在赤水河流域汉代墓葬中,首次集中发现该类型墓葬。 在其中一座汉墓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件大型铁釜。含底泥高约30厘米的铁釜下,放着三块大石头,在地面与铁釜间形成的间隙,上面放...
“丁村遗址群2015年考古现场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1日在襄汾县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发掘现场,观察了发现的石制品、动物化石、烧骨、碳屑、红烧土等文化遗物。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丁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