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来出差路经重庆,在重庆觅得几件北朝时代的白瓷标本,甚为珍贵。通过研究实物标本,有缘与北朝时期的白瓷和白釉绿彩陶瓷对话,收获颇丰。加深了不少关于中国白瓷的历史渊源的一些概念性常识,并纠正了一些以往的错误概念。 中国历史上的白瓷是指施白釉的陶瓷。它是指在含铁量较低的瓷土(含铁量降到1%),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加以高温焙烧而成,并非加白成色剂,也不是在胎上施白色的护胎粉,白瓷烧成功是后世彩瓷的基础...
曾漂泊海外的文物,几经辗转终于回家。日前,我省著名民间收藏家郭鹏向河北博物院无偿捐赠他从日本收购回来的两件北朝墓志,分别为北魏祖莹夫人郑氏墓志和北齐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墓志。 记者在捐献现场见到,两件墓志厚重朴实,墓志碑刻书法精美,顶盖篆书,底部铭文介于隶楷之间。据河北博物院文物专家介绍,祖莹系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为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魏书》记载了勤奋好学的祖莹“映炭夜读”的故...
(原标题:国宝现身益阳 圆明园兽首暨南北朝珍稀佛像大型公益展览开幕) 开箱仪式现场。 展览上的圆明园兽首。 南北朝珍稀佛像。 12月1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圆明园国宝兽首暨南北朝珍稀佛像大型公益展览开幕式在益阳市博物馆启动。 益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立安出席开幕式致辞并宣布圆明园之四大兽首、南北朝的珍贵佛像正式亮相。市人...
三国两晋时期,中国重陷分裂,战乱频发,中国货币经济倒退,钱币铸量变小,质量变差,物物交换比重增大。至南北朝,情况有所改善,北方的趋于稳定及佛教的发展,影响了钱币艺术,这时所铸钱币特点鲜明,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这一时期也是货币理论、钱币美学的萌芽时期。南朝萧梁时期顾烜所著《顾烜钱谱》,被看作中国第一部钱币学著作。钱币学专门研究钱币的形制、制作、文字和图形。钱币学的产生,说明当时人们已对收...
段文杰先生曾写过《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与《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服饰》两篇文章,对敦煌石窟中所出现的服饰做了一个总的概括,其中提到了佛教人物服饰。杨鸿先生《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一文,对南北朝佛像衣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但主要还是针对造像的衣纹、风格进行分析,具体到佛陀衣着的形制并没有非常具体的说明。阎文儒先生在写到关于云冈石窟的研究时,对佛陀造像的衣着也进行一定的讨论。台湾辅仁大学的郭慧...
南朝鎏金神兽镜 形制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铜镜均为圆形,镜正面明显外凸,呈弧形,背面内凹。胎质较汉镜要轻薄,镜体也大为减小。南朝还出现了小型镜,如湖南长沙梁、陈墓中发现的小铜镜一般直径5厘米左右。而江西赣县南齐建武四年(479年)墓中发现的铜镜直径仅3.2厘米。 此时的镜钮仍突出,在镜背面占有很大空间,最大特点是钮矮扁,顶部近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铜镜的钮座,非常单一,...
北朝以来,随葬俑群的组合日趋固定,俑群大致可分三个组合:一组合是镇墓俑,包括两个镇墓兽(一为人面、一为兽面)和两个形体高大的按盾甲胄武士状的镇墓俑;一组合是出行仪仗,包括骑马的鼓吹乐队、甲骑具装、步行的属吏和仪仗队,还有背负箭的士兵,以及鞍马、牛车、驴和骆驼等;一组合是家内奴仆,包括持物或不持物的男仆女婢,歌舞和乐队,还有庖厨中蹲踞操作的女婢以及井、碓、磨、灶等模型。 北朝前期陶俑保留着浓厚...
这段时期是中国职官制度从三公九卿制向更高级的三省六部制演进的过渡时期。在这三百多年里,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割据和战争的状态,因此各个王朝的职官设置就有许多不同,而且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原来一些正规职官或撤消、或空有虚名,而一些临时性的“职务”反倒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造成这一时期职官设置的纷繁复杂。尽管如此,这一时期职官制度的主流还是与秦汉一脉相承的。 三国时期的官制 三国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分裂。在这漫长的分裂时期,战乱频仍,生灵涂炭,似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但是与此同时,旧的思想桎梏解除,思辨哲学发展;佛教传入,带来新的信仰和文化元素;道教不断改造,神仙体系完善;代表当时主要自然知识体系的阴阳五行继续发展,呈现出新的形式;各种知识和信仰交相辉映,互相影响,中华文明呈现出空前的思想自由、文化繁荣的场景。这三百年中形成的知识、思想和信仰...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 盘口、直颈、丰肩、园鼓腹、平底;盘口下对称有两条小系,肩上四面有六条桥型系,呈两双两单状排列;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润泽,开有细密的深色纹片,积釉处呈绿色;平底无釉露浅灰色胎,胎质较为酥松有孔洞。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陶瓷工匠们通过不断地改变釉子的配方,使得早期并未完全成熟的“成熟青瓷”正直定型并就此延续到了今天...
东阿大秦村遗址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铜城街道大秦村东,遗址所在区域为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东阿大秦水库的选址建设地。2016 年11 月,水库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埋藏有文物遗迹,接到报告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东阿县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对暴露出的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出土铭文初步判断遗址所在原为北魏定国寺、唐代龙兴寺和后周天齐大王行宫。 遗址位于水库偏东部,距地表深约6 米,上部覆盖有...
战争是南北朝关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南北朝关系从战争开始,亦以战争结束。 刘裕北伐 控制东晋政权已有十余年时间的刘裕,为了积累篡位的最后政治资本,于417年发动第二次北伐,试图消灭接纳了反对刘裕的桓氏和司马氏残余势力的羌族姚氏的后秦政权。要消灭远在关中立国的后秦,刘裕统率的北伐军必须经过北魏控制的黄河中游沿岸地区,南北冲突在所难免。刘裕北伐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消灭后秦政权,故而不...
作者:陈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曾经被陈寅恪先生归于“不古不今之学”。学界对于所谓“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等语意与语境的理解虽见仁见智,但“不古不今”之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魏晋南北朝的史料特点。在20世纪前期的学术环境下,较之文献稀缺、史料难征的先秦两汉和文集众多、档案浩繁的明清时代,中古时期的史料系统完整,数量适中,学者可以凭借博闻强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基础...
作者:楼劲(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期主持:楼劲(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本期主题: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基本特点与新发展 主持人语 近年中古史研究的重要事态之一,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新见迭出和新人辈出,其影响上及秦汉史,下至隋唐史各领域,关系到中国古代前后期转折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考虑其之所以活跃的原因,展望其近期继续发展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