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白瓷:一个承前启后的陶瓷时代
近来出差路经重庆,在重庆觅得几件北朝时代的白瓷标本,甚为珍贵。通过研究实物标本,有缘与北朝时期的白瓷和白釉绿彩陶瓷对话,收获颇丰。加深了不少关于中国白瓷的历史渊源的一些概念性常识,并纠正了一些以往的错误概念。
中国历史上的白瓷是指施白釉的陶瓷。它是指在含铁量较低的瓷土(含铁量降到1%),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加以高温焙烧而成,并非加白成色剂,也不是在胎上施白色的护胎粉,白瓷烧成功是后世彩瓷的基础,因此在陶瓷史上,白瓷的烧成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那么中国最早的白瓷究竟是何时烧成的呢,烧造地何处呢?人们俗称南青北白是指越窑和定窑。这是指这两种瓷器的成熟期而言,而就白瓷来说,它真正的研发期应当是南北朝时代,其中以北朝中的北齐为之最。北朝时期的白瓷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有纪年的白瓷。1972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中出土的白瓷器就是很好的实物例证。这些白瓷普遍泛青泛黄,说明含铁量较高,这些瓷器胎质细腻,色白、偏白或青,釉不及底。釉质细腻光亮,玻璃质感较强,一般釉面上有细碎开片。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此朝白瓷的集中烧造地。
在范粹墓中出土的三件绿彩瓷多为条状和点状施彩。绿彩是以铜为着色原料,在氧化焰中烧成的一种陶瓷装饰彩。它以铅化合物作为助熔剂,在700摄氏度左右开始熔融。它的主要着色剂是铜和铁。这样铜使釉呈现更加美丽的翠色,铁使釉出现黄褐色和棕红色,绿釉古瓷中铅化物在潮湿的地质环境下会在器物表面析出美丽的“银斑”,正因为在彩瓷家族中和白瓷家族中诞生了北朝瓷这一宠儿,为唐、五代灿若云霞的釉下彩、元明清的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彩瓷工艺以及素三彩、低温黄釉和琉璃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先行者作用。
从这一点来说,北朝的白瓷时代应当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的陶瓷时代。不能因为它的烧造确切窑址的未曾确定,而忽略了它们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图1,是笔者此次在重庆觅得的白釉绿彩仕女陶俑(底部已残),通体银光闪烁,片状和点状绿彩在薄薄一层银片的陪衬下为这位贵妇人披上了一件霓裳,从人物的体态和神韵看,应是北朝晚期到唐五代早期的贵妇俑,峨冠博带,低口抹胸,肌肤丰腴,仪态高贵,千年的风霜和特殊的地质环境使釉片开裂,纹片中普遍有“翘片”现象,从高耸的发髻来看,似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特点,从面部特点和衣饰来看,具有唐和五代的风格(可参考图7的五代石雕《散乐图》中人物造型),确切的断代希望同仁共同研讨。此俑为陶胎,胎质松,陶土较细,杂质少,胎色呈粉白色。
图2的人像连珠纹高足碗与2005年河南安阳固岸墓出土北齐碗,釉胎形制极为相似,这个碗以堆贴工艺将六个胡人头和连珠纹装饰构成一体,凸现了萨珊王朝金银器的装饰特点。
图3陶杯中外侧装饰有六朵梅花印纹,有典型的西亚风格。底足呈90度的高圈饼足。
令人叫绝的是图4西域牧羊犬,大耳垂肩,点褐彩,腹部以下露胎,通体着黄釉,玻璃釉。虽仅有四厘米之长,但制作小巧玲珑,应当是北齐时代烧制的玩具。
文章至此要强调一点,据笔者观察北朝彩釉陶中,既有釉上也有釉中和釉下彩。北朝的彩绘人物俑中,不仅有白胎,也有粉胎、红胎,还有灰胎和黑胎,红胎居多。多为陪葬冥器,在已出土的人物俑中有北齐的红釉彩绘兵俑、练拳俑、绿釉鸡俑(见图5)、绿釉匍匐妇人俑(见图6)。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