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太原蒙山开化寺佛阁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称蒙山大佛及佛阁是中国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大佛高度是世界第二大佛,是世界雕造年代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蒙山开化寺位于太原西南20公里的蒙山,始建于551年(北齐天保二年),与龙山童子寺同时为北齐文宣帝所创建。开化寺分前(下寺)、后(上寺)两院,后院在开化沟内蒙山之阳的山崖旁,建筑高大宏伟,依山势镌刻...
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从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出,青瓷逐渐代替青铜器、漆器。大陆很多省分的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铜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绝大部分是青瓷器,它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纹饰与汉代陶器、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 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装饰,两面贴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这类青釉洗出土数量很多。青釉...
自古以来,国人就有熏香的习俗。到了汉魏南北朝时期,熏香的形式日渐丰富,渗透入上层人士的生活。由于当时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清雅又缥缈的熏香自然受到当时贵族和高士们的青睐,成为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熏香是把香料压制成饼状,放入造型各异的香炉内焚烧。这时期的香炉大多为陶瓷烧制,涌现出众多让人耳目一新的香熏炉具。 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宗...
记者从河南三门峡市文物考古部门获悉,该市湖滨区在进行安置房建设时,抢救发掘出一批古墓葬。 古墓葬位于三门峡市区最高的向阳处,北面临近黄河。墓葬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墓道为长斜坡状,墓门用砖或土坯封堵,墓室为穹隆顶,以多人合葬为主。出土器物有陶罐、陶壶、铜簪、铜手镯等。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祝晓东介绍,该工地共钻探出墓葬50座,是一处以北朝墓、唐朝墓、清朝墓为主的墓葬群。从出土的墓志砖...
据中新网消息,11月6日,记者从河南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人员近日在配合该市湖滨区一安置房工地建设时,抢救发掘出一批古墓葬。从出土的墓志砖上有太和14年及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推断为北朝墓。 从目前已经发掘的情况来看,墓址位于三门峡市区最高的向阳处,且北面临近黄河。墓葬主要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方向基本为150°-160°之间。墓道为长斜坡状,墓门用砖或土坯封堵,墓室为穹窿顶,俗称...
图为古墓葬发掘现场。 11月6日,记者从河南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人员近日在配合该市湖滨区一安置房工地建设时,抢救发掘出一批古墓葬。从出土的墓志砖上有太和14年及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推断为北朝墓。 从目前已经发掘的情况来看,墓址位于三门峡市区最高的向阳处,且北面临近黄河。墓葬主要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方向基本为150°-160°之间。墓道为长斜坡状,墓门用砖或土坯封堵,墓室为穹...
图为北朝墓葬M12全景 图为北朝墓葬M15墓室。 图为古墓葬发掘现场。 11月6日,记者从河南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人员近日在配合该市湖滨区一安置房工地建设时,抢救发掘出一批古墓葬。从出土的墓志砖上有太和14年及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推断为北朝墓。 从目前已经发掘的情况来看,墓址位于三门峡市区最高的向阳处,且北面临近黄河。墓葬主要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方向基本为150...
日前,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余杭博物馆承办的“考古余杭系列展——三国·两晋·南北朝”展在余杭博物馆开展。 在经历了四百余年秦汉的统一之后,中国进入了三百年的南北分裂时期。本次展览就汇集了余杭在三国、两晋到南北朝这个分裂时期的青铜器、陶器和瓷器等数百件文物,让观众在欣赏那些千年文物的同时,感受这一时期余杭的开放融合、思想活跃和文化多元的繁荣景象...
今天上午,在瓯江之畔、南明湖之滨,投资1.2亿元、历时四年多精心打造的丽水唯一一个地级市综合博物馆——丽水市博物馆正式开馆。昨天下午,市委书记王永康还专程前往博物馆检查开馆筹备工作。 丽水市博物馆坐落于莲都区大猷街30号,建筑由三幢二层楼屋构成庭院式馆舍,面积13800平方米,有机融入瓯江之畔南明湖景观。市博物馆展厅面积7000多平方米,有“秀山丽水”“括风瓯韵”两个基本陈列,“畲族风情”“华侨...
昨日傍晚,在警车护送下,四件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珍贵国宝——牛、猪、虎、猴铜兽首真品和南北朝石刻佛像精品,运抵丽水市博物馆,并将在10月15日丽水市博物馆开馆之际举办的“圆明园国宝暨南北朝佛像展”中展出。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2000年春,保利艺术博物馆在香港以3300万港币的价格拍购到圆明园猴首、牛...
8月4日21时20分左右,赣州市红旗大道下穿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发现一处古墓葬。8月5日11时,赣州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勘察后,初步确认这处古墓葬是南北朝时期墓葬。从墓室内坍塌的泥土判断,古墓已造成二次破坏,有可能被盗挖过。 据施工单位赣州城投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8月4日21时20分,挖土机在作业时发现异样,随后挖出了两个圆拱形建筑体,建筑体砖块上还能看见花纹。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拨打110,同时向...
修复佛像采用“敷面膜”。 2014年11月-12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距离宽窄巷子200米远的下同仁路126号的原成都市水表厂厂区内,陆续发掘出了 140余件石刻佛像及残件,被确定为南北朝到唐代之间的作品。这些红砂岩佛像,有单体佛、菩萨、天王像,也有背屏式组合造像,还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 像,“在国内极为少见”。 在修复阶段,文保人员还发现了石像身上的修复痕迹,就粘合问题,与古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