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故宫博物院南北朝云虎纹玉璜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玉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致使葬玉一落千丈,仅为趋向写实而又简括的玉豚、玉蝉之类的玉雕,在有限的范围内流行。此时佛教乘战火烽起、生灵涂炭之机,深入民间,扩大影响,促使玉工艺转向新领域,以和田玉雕造 佛像或引进玉佛,在民间以曲阳白石和黄花石替代和田玉造“玉佛”供养。 总而言之...
2017年8月至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运城市文物工作站、万荣县文物旅游局配合,对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思雅村北的北魏大型砖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墓志证实,墓主人系北魏末年汾州刺史薛怀吉,葬于孝昌二年(526年)。薛怀吉墓的发掘是北朝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 该墓系当地村民在浇地灌溉时,发现田地大面积塌陷,砖砌墓室券顶暴露而发现。市县文物部门接报后,先后到现场勘察。为...
1999年,太原市王郭村出土开皇十二年(592年)时期的虞弘墓石椁板及石棺床。山西博物院供图摄 中新网太原6月10日电 (记者 胡健)深圳博物馆联合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举办的“平城·晋阳——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10日在深圳博物馆开展,山西博物院藏品93件(组)参展,其中一级文物14件(组)。 此次展览共展出北朝鎏金银器、陶瓷器、石棺床、响铜器、陶俑等文物共计2...
南北朝 香港海关截获走私文物,1998年归还 高9.5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8厘米
南北朝 高句丽 建筑材料 1976年吉林集安市出土 直径21.5厘米 集安是公元前3年至427年高句丽都城所在地。集安境内出土的高句丽时期瓦当,数量多,类型也多,是研究高句丽宫殿、建筑、墓葬及其材料,装饰的重要资料。和中原地区一样,这一时期的莲花图案与佛教信仰有关。
南北朝 北朝 明器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高27.3厘米 叶叔仲先生捐赠 捐赠 这件俑头上戴笼冠,身穿袴褶服,展示了北朝的部分官吏和侍从的穿戴。 笼冠由汉代的武弁大冠发展来。武弁大冠是汉代武官的帽,里面是帻,即包头发的布,外面加弁,弁像一个翻过来耳杯,两耳下有带,在颏下系结。弁用鹿皮或布制作,有的表面涂漆。以后因铁头盔增多,武冠大弁不再用于战争场合,于...
青玉朱雀纹玉佩,南北朝,长9.6cm,宽3.9cm,厚0.3cm.清宫旧藏。 佩青玉制,片状,形似云头,边缘凸凹。其表面平滑光亮,琢细阴线花纹,一面为朱雀,长翎,口衔圆珠,三岐尾,展翅而立,身旁有带状及十字状云朵。另一面为3团火焰纹,火焰间以长带相连。玉佩上端正中有一半月形系孔。 南北朝时,佩玉的形式较汉代有所变化。传统的璜、珩组合已很少见,出现了此类上部为连弧状的玉佩,同类玉佩在考古...
南北朝洪州窑提炉十分罕见,那个时代的香炉大多是带有托盘的五足炉。提炉最早可能是从汉代的香熏或博山炉演绎过来的。香熏主要是居室卫生用具,将檀香木片放进炉里慢慢焚烧,香气四溢,清脑提神除臭,驱邪避恶,起到净化居室环境的作用。到了南北朝时,逐渐演变成香炉,而它的文化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成为用于佛事和祭祀的礼器。 我国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独立地位连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响一并如日中天,特别是禅宗初祖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于凯,原题:魏晋南北朝为啥被称为“乱世”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的“乱世”。在此期间,连绵不绝的军阀混战和地方割据,持续不断的族群侵并、政权倾覆,频繁的人口迁徙和灾难;只有西晋短短36年,勉强算是名义上的“统一”,但其内部冲突和争斗亦极为惨烈。长达400余年的时间里,多重矛盾交错并织,形成了一个巨大而持久的“历史漩涡”,素为治史者所慨叹。 从大历史的...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朝简 南朝各...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男服服饰: 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 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 ...
【名称】北朝青釉莲花尊 【类别】瓷器 【年代】北朝 【文物原属】原河北景县北魏封氏墓群陪葬品 【文物现状】1948年出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高67cm,口径19cm,足径20cm 尊侈口,束颈,腹部硕大,腹下渐收,圈足外撇。釉色青绿。周身遍布纹饰,以莲花为主题。从口部到颈部的纹饰以弦纹分隔为三层,最上一层贴印6个不同姿态的飞天,中间一层饰宝相花纹,下层...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阶段。同样,医学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非常景象,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阶段,可谓高道、名医辈出。 据《古今图书集成》之《医部·医术名流列传》记载,魏晋南北朝的著名道医有封君达、董奉、负局先生、葛仙公、鄞邵、蔡谟、殷仲堪、葛洪、许逊、徐熙、徐秋夫、羊欣、刘涓之、徐嗣伯、顾欢、徐謇、张远游等人。 此外,葛洪之妻鲍姑、茅山宗陶弘景皆精于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的“乱世”。在此期间,连绵不绝的军阀混战和地方割据,持续不断的族群侵并、政权倾覆,频繁的人口迁徙和灾难;只有西晋短短36年,勉强算是名义上的“统一”,但其内部冲突和争斗亦极为惨烈。长达400余年的时间里,多重矛盾交错并织,形成了一个巨大而持久的“历史漩涡”,素为治史者所慨叹。 从大历史的视角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秦汉旧秩序的瓦解期,又是隋唐新生机的孕育期。贯...
造成民族融合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的原因,也有种族血缘混同的缘故,而文化的认同却更为重要。文化认同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中哪一款最引人注目,能从根本上消除种族间的壁垒,成为民族融合的标志性事件呢?德国哲学家谢林有一段话颇令人回味:“一个民族,只有当他能从自己的神话上判断自身为民族时,才成为民族”。 他敏锐地觉察出:神话是文化传统的核心支柱,认同了一种神话也就认同了一种文化,栖居在一种神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