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观众正在体验青铜器修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遗珍瑰宝灿若群星。博物馆不但要呵护国宝,更要唤醒库房里沉睡的文物,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作为青岛地区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馆藏文物最多的文博机构,青岛市博物馆以“开放办馆、活化文物”理念,让科技保护的研究成果全民共享,为藏品与观众多维度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 信息共享 挖掘文物故事 相对于馆内有限的文物研究工作者,博物馆成千上万的藏品是...
青龙镇隆平寺塔基航拍图 释迦牟尼涅槃像,出土于隆平寺塔基地宫 “青龙镇遗址考古丰富了人们对于上海和江南地区市镇发展历史的研究;丰富了中国古代航运历史的认识;对于这样一个具体个案,拓展了人们对于上海和江南市镇在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市镇形态、空间格局的认识;隆平寺塔基的发现对于古建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 12月8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
日前,“乐邑嘉藏——乐清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暨《乐邑嘉藏-乐清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编》首发式在乐清市博物馆举行。 为全面摸清乐清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情况和保存现状,乐清市于2013年4月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量身高、测“三围”、称体重、判断“年龄”、记录“健康”程度,经过各部门和文物普查队员近四年的共同努力,普查在乐清全面铺开,覆盖了全市590家国有单位...
12月8日,作为纪念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30周年(1986-2016)系列活动之一,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策划承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宁波各县(市)区文物部门协办之“发现——新世纪宁波考古成果展”在宁波博物馆隆重开展。 本次展览以新世纪以来15年间(2001-2015)宁波地域重要考古发现为主线,共分“绿野寻踪——聚落考古”“红尘再现——城市考古”“青山...
清代景德镇青花瓷豆(“小白礁I号”出水) 河姆渡文化双鸟木雕神器(田螺山遗址出土) 陶盉(田螺山遗址出土) “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宁波,7000年文明史从河姆渡开源,两千年“海丝”路自三江口起航。源远流长的文明脉络,积淀深厚的历史蕴藏,通江达海的交通贸易,博大精深的思想宝藏,无不汇集于宁波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国际化港城。 时值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
资料图 日前,乐邑嘉藏——乐清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开幕式在乐清市博物馆举办。 本次展览是为了总结和宣传乐清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果,展览精品多、门类全,展出的76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不乏国家二级、三级珍贵文物,有些文物是首次向社会公众展出,体现出乐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次展览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为主线,分为“吴带当风”“玉之美者”“...
日前,“溪上遗珍——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慈溪市博物馆正式开展,标志着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并进入成果转化和利用阶段。 自2013年始,慈溪市文广局根据国家文物局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部署,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门工作组,历时4年对全市19个行业系统的664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进行了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并完成所有普查文物的藏品认定、信息...
近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化记忆工程”项目成功结题,形成了丰硕的研究和展示成果,并已投入市场,向观众开放运行。 据悉,为了更好地发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交易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的作用,更好地展示红岩馆的历史和形象,该馆于2015年启动了“文化记忆工程”项目。该项目的实施紧紧围绕文化名家记忆汇集、口述历史征集、红岩馆的起航(创建)、崛起(创业)、发展(...
11月25日,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开幕。此次成果展包括非遗专场晚会和为期3天的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展示、展演、展销。非遗展示包括布艺黎侯虎、长治堆锦、铜乐器等22个首批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项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设立了非遗机构,预算了非遗保存、保护资金,千方百计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眼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让不少北京通州市民充满期待。除了地上建设,通州地下考古工作同样引发关注:一块块待开发的空地被发掘出或长或方的墓坑,还有工作人员手持铁锨、竹竿作业。11月2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举办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公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今年以来,文物部门在通州区发掘了一座汉代古城、千余座古墓,纵贯战国至清代。 ...
举世闻名的良渚遗址从首次发掘至今已经整整80个年头,而在近30年来,精美玉器、宏大古城和水利系统等一系列考古成果重现人间。25至26日在杭州举行的“良渚遗址考古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这一系列成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1936年初冬,杭州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在他的家乡良渚一带率先发现了良渚遗址。1956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夏鼐命名了“良渚文化”。上世纪80...
日前,由余杭区文广新局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余杭遗珍——余杭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集萃》一书正式出版。 该书采用了文物质地和功能并举的分类方法,从区内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所收藏的文物中甄选出310件可代表23个类别的珍贵文物。并采用分述的方式,对各类文物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藏品特征和意义等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同时,对拨交而来的考古发掘品,在“文物来源”中标注出明确的地点、墓号及器...
11月19日,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馆与天台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神秀天台,和合圣地——天台县生态文明成果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馆隆重开展。省文物局曹鸿副局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此次展览分10个板块,从天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生态建设三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天台县的自然资源、风景名胜、佛教、道教、和合文化以及生态农业、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内容,用大量的实物、精美的图片等,展现该县在生态环境、生态文...
11月22日,由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片羽吉光——余杭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余杭博物馆正式开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卓军,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姝等领导,以及杭州市部分文博单位、余杭区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代表出席开幕式,并一起参观了展览。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为全面掌握全区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健全文化遗产保护...
11月21日下午,笔者在镇海区九龙湖镇文化中心前发现,许多村民在“远古的微笑——镇海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成果”展板前,边观看边议论纷纷,好不热闹。该镇河头村的陈大爷感触地对笔者说:“未想到阿拉生活的脚下,至今为止竟是镇海最早的先民发祥地,今后我们一定配合政府将这块宝地看护好。”这就是镇海区文物部门开展的镇海文物遗址保护宣传大蓬车进乡村的一个场面。 鱼山·乌龟山遗址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河头村境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