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文物局今天发布辽宁省“丹东一号”沉舰,即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成果。经确认,致远舰残余部分在海底淤泥中保存状况较好,舰体损毁严重。 “丹东一号”沉舰(致远舰)遗址地处辽宁省丹东市东港西南约50多公里的海域,距离最近的大鹿岛约20公里。经过三年的水下考古调查确认,致远舰舰体已完全埋于海床淤泥之下,埋藏方向为西南——东北走向。沉舰残长约61米,最宽处11....
成果发布会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重大成果系列发布会基础研究成果专场在京举行。 此次发布的成果分别是:《近代语言词典》、《古本戏曲丛刊六集》、《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明铁佩古城考古勘探发掘与研究、《礼与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据发布会介绍,《近代语言词典》收录自唐初至清代中叶的各类词...
资料图 图文无关 12月22日,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展在市图书馆顺利开展,标志着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巡回展正式拉开序幕。 此次展览介绍了慈溪市一普工作的相关情况,根据普查数据显示,慈溪市国有单位中登记有文物收藏单位9家,可移动文物共计3390件(套)(其中国有文博单位藏品3225件(套)),藏品类别涵盖瓷器、书画、钱币等29个类型。巡展按照藏品类别,挑选...
12月22日上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通报会,对东钱湖上水岙窑址考古发掘所获得重要成果进行通报。记者在会上获悉,上水岙窑址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上水村境内,早在2012年底,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东钱湖开发建设对窑址所在地块进行调查、勘探时,发现了1处宋代越窑遗址;2015年10-12月,为配合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会址项目建设,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该窑址分布区进行了重点勘探;...
12月22日上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通报会,对东钱湖上水岙窑址考古发掘所获得重要成果进行通报。记者在会上获悉,上水岙窑址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上水村境内,早在2012年底,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东钱湖开发建设对窑址所在地块进行调查、勘探时,发现了1处宋代越窑遗址;2015年10-12月,为配合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会址项目建设,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该窑址分布区进行了重点勘探;...
举世闻名的良渚遗址从首次发掘至今已经整整80个年头,而在近30年来,精美玉器、宏大古城和水利系统等一系列考古成果重现人间。25至26日在杭州举行的“良渚遗址考古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这一系列成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1936年初冬,杭州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在他的家乡良渚一带率先发现了良渚遗址。1956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夏鼐命名了“良渚文化”。上世纪...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专家发现将左旋薄荷醇应用到文物遗迹现场提取和保护当中,可及时有效的保存考古发掘现场的遗迹形貌,这一发现填补了国际考古研究上对“绿色安全、可控去除”临时固型材料的需求空白。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的修复室里,一件出土于一号坑内,木构件已经全部腐朽的秦代弓弩遗迹被完整的提取出来并复原,采用的就是薄荷醇技术。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院容波:“左旋薄荷醇这个是天然的...
12月17日上午,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举行的“2016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分享会”上,市考古所主持发掘的大榭遗址Ⅰ期考古成果作为四个推荐项目之一,成功与社会公众分享,获得普遍好评。 大榭遗址位于宁波大榭开发区下厂村,自2016年4月至今,为了配合当地经济建设,在对遗址核心区约一半面积进行妥善保护的前提下,市考古所分别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北仑区...
燃烧着火焰的木质火坛被放入墓中,墓主带着对火的崇拜,来到另一个世界,祈求火给予他们幸福……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在拜火教“通神”的祭祀活动中,火坛中燃烧过大麻。 12月17日,2016年新疆文物成果汇报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41位专家,为大家展示了新疆考古的最新成果。 2500年前火坛内烧大麻 2014年,喀什地区的吉尔赞喀勒墓地发现...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寺墩遗址群的考古调查”,是国家文物局“十三五”规划中,“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这一跨区域考古研究项目的子项目。而“象墩遗址群的考古发掘”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象墩遗址发现于2012 年,位于寺墩西北,两者相距约15 公里,北距长江约10 公里。2016 年度的考古发掘主要针对象墩本体及其南部的大刘桥、四堡村、汉墩三处遗址点。其中,象墩遗...
2016年是新疆考古关键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12月17日,2016年新疆文物成果汇报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疆内外的41位专家学者采用PPT的形式向会议作工作汇报,内容涉及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以及人类学、动植物考古、年代学、冶金考古、遥感考古和环境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汇报会上,专家学者展示了去年新疆文物考古的新发现,其中很多新发现都非常有价值:阿勒泰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首次在新疆发现了有明确地...
资料图 图文无关 12月13日,“考古·吉林·2012-2016”图片展在吉林省图书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以2012-2016年吉林省境内发掘的重要考古遗址为对象,主要展示了吉林省近5年来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和成果。展览的21个考古发掘项目均为吉林省境内各个时期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记者了解到,2012-2016年,吉林省开展的考古调查项目有130多项,跨越了从旧石器时期一直到明清...
12月1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联合举行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段重大考古成果通报会,向媒体通报所取得的重要考古成果。 “作为四川境内除成都平原外最大的平原和中国西南地区古代文化交流的地理要冲,安宁河平原以往发现的先秦时期的考古遗存是很零星的,这显然不应该是实际情况。而此次发布的考古成果,使我们对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先秦文化和新石器文化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四川省文物...
资料图 12月17日至18日,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暨纪念苏家垄出土曾国青铜器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京山县举行。来自全国各研究机构、高校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的中外学者百余人参会。与会学者考察了苏家垄墓地发掘现场,围绕曾国考古发现、曾国历史与文献、曾国科技考古三个主题进行分组研讨。 1966年,京山苏家垄挖水渠时意外发现97件两周之际高等级的曾国青铜器群,震惊中外考古界,拉开...
12月24日上午,宁波大榭遗址Ⅰ期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召开。大榭遗址位于宁波大榭开发区下厂村。2008年6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普查队首次确认了该遗址的存在,当时定名为“东岳宫遗址”(现改名“大榭遗址”)。2010年,该遗址获评为“宁波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并向社会予以公布。 2016年4月至今,在大榭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 占地约20000平方米的大榭遗址,经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