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榭遗址I期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24日上午,宁波大榭遗址Ⅰ期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召开。大榭遗址位于宁波大榭开发区下厂村。2008年6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普查队首次确认了该遗址的存在,当时定名为“东岳宫遗址”(现改名“大榭遗址”)。2010年,该遗址获评为“宁波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并向社会予以公布。

 

  2016年4月至今,在大榭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 占地约20000平方米的大榭遗址,经过了Ⅰ期大规模考古发掘,已发掘面积为4000平方米。此次发掘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北仑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科研机构,多学科同步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采用,最大限度实现了对大榭遗址Ⅰ期考古发掘的目的,对今后该类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会上公布了大榭遗址Ⅰ期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据了解,大榭遗址地层堆积深度约1-2.5米,文化层划分为四个大层,相对应的时代由早至晚分别为史前时期的良渚文化和钱山漾文化,以及商周和宋元时期。现共发现史前至宋元时期各种遗迹现象50余处,出土陶、瓷、铜、石、玉质遗物(小件)200余件。

 

  其中,有关良渚文化,遗迹发现了28个灰坑和1座墓葬。出土人工遗物主要为陶、石器。自然遗物有一些动物骨骼和植物果实。有关钱山漾文化,遗迹发现了7处灶址,1个大坑,7处烧土堆和3处陶片堆。出土人工遗物主要为陶、石器,玉器仅有1件锥形器。有关商周时期,因地层堆积分布零散、单薄,遗迹仅有2个灰坑。出土人工遗物也十分稀少,仅有少量印纹硬陶罐,原始瓷豆、杯、钵,青铜耨等。有关宋元时期的,遗迹现仅有1条路和4个灰坑,出土人工遗物以青瓷器为主,常见碗、盘、钵、杯、碟和罐等。

 

  据悉,下阶段,拟再进行3000平方米的Ⅱ期发掘;未发掘部分将依照相关法规得到妥善的原址保护。同时,在适当的时机,将大榭遗址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区域,使之纳入到法制化的保护轨道。这不仅体现了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对于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也必将成为我市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双赢”的又一成功案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