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考古发掘与研究,考古人员日前确认了我省南郑县龙岗寺遗址在10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活动,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存,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演化、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以及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据了解,1943年西北联大历史系陆懋德教授发现了龙岗寺遗址旧石器,立即引起了地质、考古、古生物学界的高度重视。此后,在此发现数以千计的旧石器,类型有砍...
记者11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研究确认,位于陕西南郑县的龙岗寺遗址早在100万前就有人类活动。此发现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及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南郑县龙岗寺遗址属中国秦岭以南地区早期旧石器遗址群之一。考古人员对南郑县龙岗寺一带进行发掘,出土了旧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大量文物,其中属于旧石器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制品达3万多件。经过对地层堆积进行...
河源连平油东村八字山发现战国时期人类活动遗址 山顶大量坑窝据猜测是古人类打树桩留下的 在河源市连平县油东村八字山山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近期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目前,该处遗址的抢救性考古挖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现已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时期古人类使用过的零碎陶片和部分石锛、石柱等石器。 遗址年几何? 初定为战国时期人类活动的古遗址 据连平县油溪镇文化站站长黄乐南介绍,今年上...
遗址出土的部分陶片 这些或是当地人生活中使用的陶片 河源连平油东村八字山发现战国时期人类活动遗址 山顶大量坑窝据猜测是古人类打树桩留下的 在河源市连平县油东村八字山山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近期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目前,该处遗址的抢救性考古挖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现已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时期古人类使用过的零碎陶片和部分石锛、石柱等石器。 遗址年几何? 初定为战国时期人...
【摘要】视觉文化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这个时期,作为视觉文化奠基的各种学科研究,诸如电影学、人类学、符号学、艺术学、心理学等都有了很成熟的理论体系,为视觉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视觉文化研究中,人类文明早期(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文字、壁画、歌舞等原始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视觉文化无疑是值得引起我们思索和探究的。本文笔者准备基于早期原始社会的壁画、服饰、舞蹈、...
10月29日中午,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村民发现一处疑似古代墓葬,现场有一些疑似铁剑、铜钱等文物。记者随后联系了宿豫区文物保护部门,专家到达现场对其进行保护,目前还不能确定墓葬的年代。 取土现场发现石棺、铁剑和铜钱 这处墓葬在新庄镇郑友村瓦庄组一处农田被发现,这是村民李先生家的土地。记者了解到,最近新庄镇恰好正在修整、拓宽村间道路,需要取土铺路,而李先生家的农田地势较高,他想把旱田改成水田,便邀请...
石峁遗址高等级院落是什么格局?继不久前发现的人面石像后,石峁遗址还会有什么新发现?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榆林神木石峁遗址外城东门附近,清理出一处大型高等级史前院落,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判断石峁古城的性质和早期国家的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比此前发现院落面积大3——4倍 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该遗址考古负责人孙周勇介绍,新发现的这座大型院落是两座石墙地面式房址和两座窑洞及护坡石墙...
9月7日,纪录片《纯真的记忆:奥尔罕·帕慕克的博物馆与伊斯坦布尔》(Innocence of Memories: Orhan Pamuk’s Museum and Istanbul)在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自此,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费里特·奥尔汗·帕穆克(Ferit Orhan Pamuk)构建的纯真博物馆已有了三种存在形式:2008年出版的书、2012年落成的博物馆以...
中国现代人的祖先是谁?如何迁徙?昨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吴秀杰等在湖南省道县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的研究论文,表明8万——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出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这比地中海东部和欧洲出现具有完全现代人形态特征的人类要早3万——7万年。 昨日,仍在安徽野外调查的刘武研究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电话采访。 牙齿确定为...
中国科学院多位研究员今天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在湖南省道县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表明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经出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 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古人类学研究与争议的热点,学术界对于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在东亚地区的出现时间尚不清楚。2010年以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吴秀杰研究员,中科院地...
【摘要】红山人对日、月、星、辰和山、川、河、海的信仰反映了他们最初对周围世界最简单的理解。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世界的最高主宰;认为万物的荣发繁衍、物相的交替更叠,都是地的功劳,而红山人早期的宗教主要就是对天和地的崇拜。 【关键词】红山文化;红山岩画;太阳崇拜;大地的崇拜;崇;阴阳学说;中国早期宗教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9期
西藏首个古人类遗址公园——卡若遗址公园目前在西藏昌都市开工建设,工程将模拟复原西藏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为公众认知青藏高原史前文明、探寻藏民族起源之谜提供直观窗口。 记者从昌都市文物局了解到,卡若遗址位于这个市卡若区以南,距今约4000年至5000年,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保存最完整、最系统,遗物和遗迹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96年卡若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都市文物局局长永忠达瓦介绍...
西藏首个古人类遗址公园——卡若遗址公园日前在西藏昌都市开工建设,工程将模拟复原西藏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为公众认知青藏高原史前文明、探寻藏民族起源之谜提供直观窗口。 记者从昌都市文物局了解到,卡若遗址位于这个市卡若区以南,距今约4000年至5000年,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保存最完整、最系统,遗物和遗迹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96年卡若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都市文物局局长永忠达瓦介绍...
23日,记者从新疆若羌县获悉,一支由考古、地质环境、遥感等多学科组成的科考队伍,从罗布泊地区22日返回若羌县城,完成了第二轮“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是次科学考察活动对罗布泊地区古湖泊、古河网、雅丹风蚀地貌等自然遗产,楼兰故城的水陆交通遗迹、村落城池遗迹等文化遗产开展系统调查,科考成果丰硕,新发现两处人类居址和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石器、陶片、木制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