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罗布泊新发现两处人类居址和墓葬 出土权杖头

  23日,记者从新疆若羌县获悉,一支由考古、地质环境、遥感等多学科组成的科考队伍,从罗布泊地区22日返回若羌县城,完成了第二轮“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是次科学考察活动对罗布泊地区古湖泊、古河网、雅丹风蚀地貌等自然遗产,楼兰故城的水陆交通遗迹、村落城池遗迹等文化遗产开展系统调查,科考成果丰硕,新发现两处人类居址和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石器、陶片、木制品、铁器、玉器、青铜器、玻璃制品、银饰、古钱币等,此外还发现了一枚权杖头和两枚铜印章,或能印证当时该地区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盛景。

  据悉,第二次科学考察活动相比首次科考,成果更加丰富,发现的居民区规模更大,科考队员在居址附近发现了具有双行线的道路、农田、羊圈等,并且居址、道路和耕地互相连接,印证了当时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在此长期聚居。科考队员通过考证还发现,考察区域内所有的建筑都位于雅丹地貌高处,建筑底部垫有用于防潮的树枝等,居址附近的农田经初步推断为稻田,进一步印证了当时楼兰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

  此次科考活动从今年9月12日开始,科考队伍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及新疆考古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科考队员历时10天,对该地区东南方向9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考活动成果以期回答该地区消亡与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关系。待科考活动全部完成后,科考队员将对古代城池村落、交通水利、农田灌渠的分布、格局进行详细的考证和绘制,力图通过还原楼兰故城原貌,揭示出丝绸之路上楼兰故城的历史地位,为楼兰历史文化研究、保护罗布泊自然与文化遗产提供科学依据。

  “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自2014年启动,该项目将在未来五年内,在罗布泊进行三次大规模野外科考,每次为期20天至30天,将组织多学科研究队伍,对罗布泊地区古湖泊、古河网、雅丹风蚀地貌等自然遗产,楼兰故国的农业发展、水陆交通遗迹、村落城池遗迹等文化遗产开展系统调查。

  2014年的首次科考,基本证实了一条宽约20米的河道,不是运河而是条跨流域调水的河道;发现6处遗迹区(其中2处疑似村落城池遗迹),通过实地测量、文物考证基本证实楼兰故城先有河道后建城池的揣测;在雅丹地貌顶层发现大量芦苇根,证明当时的楼兰故城河水充沛。

  罗布泊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内东北部,海拔780米左右,在20世纪中后期因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其属暖温带大陆性极端干旱荒漠气候,记录数百万年以来西北干旱区气候环境变迁的历史,发育了罕见的地貌景观。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