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淳俗浓、人文荟萃,这当中积累了极为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住疆全国政协委员、新疆诚和诚律师事务所主任潘晓燕建议,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纳入到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加以保护。 “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原汁原味的文化记忆和民族传统,正在离我们远去。”潘晓燕忧心地说。 “"小暑打雷...
图为科学家此次发现的化石。 据外媒报道,日前,一组研究者们在非洲东部有了重大发现。这段在埃塞俄比亚出土的人类石化骨骼只有几公分长,它是半截下颚骨和四颗牙齿。这块化石将预示着人类的存在比至今推断的更加久远。 据报道,这块远古人类的颚骨距今已有约280万年的历史,此前出土的最古老人类化石距今大约240万年。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古茨(Philipp Gunz)认为,这项...
两周来,在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两河流域文明中富于代表性的文物或遗址接连遭到“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有组织、有计划的洗劫和摧毁。 在摩苏尔博物馆,他们手持大锤和电钻,砸毁沉静肃穆的雕像。在尼姆鲁德遗址,他们掠走能变卖的文物,然后用炸药炸、用推土机夷平。在哈特拉古城——伊拉克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密布铭文的高墙、轩敞庄严的宫殿,遭到无情洗劫和毁坏……在21世纪的今天,古老文明竟罹此中世纪式的浩劫,令...
这张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官方发布的图片显示的是出土于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州的带着5颗完整牙齿的不完整下颌骨。 科学家4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东非发现了一块带着5颗完整牙齿的不完整下颌骨,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属化石,有可能改写人类的进化时间表。 这块下颌骨2013年出土于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州。分析表明,该化石可追溯至275万年至280万年前,比此前发现的最早的人属化石早...
2月2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沁水下川遗址考古发掘后的重要成果。考古专家在77平方米范围内的开方地层中发现了旧石器晚期的火塘和石磨盘等多种类细石器,还有在史前时期重要的宗教丧葬用品赤铁矿粉。新发现的火塘、石磨盘和赤铁矿共存现象表明,这里很可能是2.2万年前人类的一个栖居地。 下川遗址位于沁水县城西70公里的下川村,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晚期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自...
沁水下川遗址考古首次发现旧石器晚期的火塘、石磨盘和史前时期赤铁矿,这一共存现象表明—— 2月2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沁水下川遗址考古发掘后的重要成果。考古专家在77平方米范围内的开方地层中发现了旧石器晚期的火塘和石磨盘等多种类细石器,还有在史前时期重要的宗教丧葬用品赤铁矿粉。新发现的火塘、石磨盘和赤铁矿共存现象表明,这里很可能是2.2万年前人类的一个栖居地。 下川遗址位于沁水县城西7...
从去年夏季开始,我省考古部门对蚌埠钓鱼台遗址进行发掘,日前临近尾声。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发现住房的遗址,时间为西周甚至更早,专家称可以确定数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此外还发现有烧陶制工具和骨器,以及两件玉器。 蚌埠钓鱼台遗址由相距不远的4个台形高墩组成,在当地依次被称为大陈迹、二陈迹、三陈迹和四陈迹,4处高墩大小不等,在涨水时不会被淹没,因此被称作"钓鱼台"。三、四陈迹由于破坏严重,发掘很快结束。文...
考古现场泥土沉积层中夹杂着许多贝壳,说明这附近曾经是海洋 考古结束后,考古队员用编织布将现场覆盖起来 考古现场挖掘出石器、陶器、贝壳等物品 日前,考古队员在福州市连江县透堡镇馆读村的黄岐屿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文物专家从目前已经出土的石器、陶器、贝壳、蚶壳等物品初步判断,这些物品与闽侯昙石山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同一时期,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如果判断属实,连江县沿海地...
考古人员在黄鹅屿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挖掘出陶器、贝壳、蚶壳等残片。 考古人员把遗址划分成一个个小方形地块,然后层层挖掘。 日前,考古人员对连江县透堡镇馆读村黄鹅屿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进行了挖掘,初步判断遗址距今已有5000年。 考古人员把遗址划分成一个个小方形地块,然后层层挖掘。 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林恭务表示,从外部环境来看,这个小山包遗址过去是一座岛屿,周边都是它的滩涂,50...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对发现于中国台湾地区发现的古老人类化石进行了分析,这些化石似乎与任何已知的人类物种都不相符,其中就包括现代人类、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它们或许来自于已知人类物种的杂交后代,也或许是属于一种未知的人类物种。 西班牙人类进化研究中心的一位齿科人类学家María Martinón-Torres博士称:“通常来说,现代人类到达亚洲之前,这里任何物种都被归为同一分类——H.直立人...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台湾考古研究有重大发现,科学自然博物馆研究团队在澎湖水道海域,发现“澎湖原人”人骨化石,研究证实是旧石器时代最早期的人类“直立人”,也使台湾发现古人类化石的纪录,大幅往前推到距今至少19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 科博馆指出,“直立人”是旧石器时代最早期的人类。科博馆地质学组主任张钧翔和海内外学者,耗时4年研究,证实在台湾海峡澎湖水道海底打捞的“澎湖原人”人骨化石,...
记者1月18日从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获悉,丁村遗址群南部的石沟村遗址再现古人类化石,并发现疑似地震裂缝和大面积碳屑堆积。专家介绍说,这一发现,填补了丁村遗址群长期以来土状堆积中没有人类遗迹的空白。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发现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受到世界瞩目。 ...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辉煌的历史给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璀璨的文物遗存。从百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头盖骨到中国第一个母系社会村落半坡遗址,从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陵墓到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从周原“青铜之乡”到汉唐长安都城,陕西历史悠久,文物遗存的完整性、丰富性、至高性无与伦比,堪称典范。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曾在此建都,这里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