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摘要】小河墓地是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最为重要的青铜时期文化遗存之一,对解读新疆青铜时期文化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进行了线粒体DNA分析,以期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探讨新疆小河墓地人群的母系起源。线粒体DNA分析结果表明小河人群的母系遗传构成非常复杂,既包括欧洲和西伯利亚遗传成分,也带有少量的东亚及南亚遗传成分。结合考古学文化,我们探讨了新疆塔里木盆地青铜时期人群迁移...
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发现7000年前的人类部落 房屋保存良好,里面有地板、工具、陶器等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耶路撒冷发现这么古老的人类部落。 据外媒报道,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发现7000年前的人类部落。以色列工人在耶路撒冷附近修路时,发现这个古代遗迹,于是请来以色列考古学家进行挖掘。 以色列考古学家发现两个房屋,估计建于7000年前。房屋保存良好,里面有地板、工具、陶器,还有人类骨骸。 ...
2015年12月9日,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解放者厅常设展开幕。秘鲁文化部长卡尔德隆表示,拉美解放者之父圣·马丁和西蒙·玻利瓦尔都曾在解放者厅居住,如今还保存着他们使用过的物品和家具,该厅对于了解秘鲁独立战争史、缅怀民族英雄有着重要意义。 解放者厅建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曾是倒数第二任秘鲁总督——华金·德拉·佩苏埃拉的家,两位解放者圣·马丁和西蒙·玻利瓦尔曾分别于1821至1822年和1...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新发现,该遗址新近发掘的多种动物化石残块与人工石制品再现了150万年前古人类在泥河湾古湖边缘取食的场面。 这一用餐场面发现于距今约150至160万年的石沟遗址。26日举行的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2015年工作汇报会上,石沟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副教授赵海龙介绍了有关情况。 据介绍,遗址中出土的犀牛、马、羊等动物骨骼密集而杂乱,既有完整骨骼,又...
本周四(1 月 14 日),科学家表示他们对在 1991 年发现的冻结于欧洲冰川中的 5,300 年前木乃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冰人体内的肠道微生物进一步揭示了人类迁徙历史。据悉,这具称为“奥茨 (Otzi)”的冰人木乃伊生前曾徒步穿越现代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的厄兹塔尔阿尔卑斯山脉 (Otztal Alps),因遭暗箭射杀身亡,终年 40 至 50 岁。图为冰人标本。 相关研究人员将该冰人木乃...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灵长类动物特展》。 为丰富黑龙江儿童寒假文化生活,加强博物馆宣教平台建设,1月14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北方森林动物园联合举办“学生寒假系列特展”之《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特展》开幕式及2016年寒假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开班仪式。 2016年寒假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开班。 猴是灵巧聪明的象征,猴作为灵长类动物,浑身透着一股机灵活泼、滑稽有趣的劲儿。猴是生物学上与人类亲缘最近的...
制图/王珏 1月11日,“2015湖南考古汇报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涛在会上首次介绍了土司遗存水下考古的发现。 2015年1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酉水中游古丈县会溪坪段开展了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17天时间里,通过声呐扫描、机器人水下调查、人工潜水调查等方式,初步摸清了溪州铜柱柱址和彭士愁庙的位置,基本确认会溪坪水下有水稻田、建筑址、窑址、挡土墙等人类生产生活留下的遗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月10日表示,中方对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决定表示欢迎,将按照有关规定,确保这些珍贵文献得到保护和传播,充分发挥这些文献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创未来、捍卫人类尊严的积极作用。 有记者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发布的消息,《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据报道,日本外务省10日发布“新闻官谈话”质疑中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指责教科...
巴黎时间10月9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在总共47个入选项目中,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南京大屠杀发生已经过去78年,申遗成功证明,这段苦难的记忆不仅仅属于南京、属于中华民族,而是需要全人类普遍警惕、传承的历史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说。 12月11日,《南京大屠杀辞典》等多部南京大屠杀历史书籍在南...
百余件绘制着“神秘图案”的黄河流域史前陶器26日从青海、甘肃、河南、山东等地汇聚山东博物馆,考古学者根据陶器上的纹饰揭秘距今7000多年前人类祖先的“文化基因”。 《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当日,记者在展厅中看到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距今有4000到7000多年历史。陶器上的几何图形令人费解,观众纷纷猜测这些抽象图案的来源和寓意。 考古学家在展览开幕后的研讨...
近日,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黄金湾先秦两汉时期遗址考古发掘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定为2015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记者现场探访黄金湾考古现场,黄金湾遗址上重叠了新石器和两汉时期的人类遗迹,这也是首次在贵州集中出现的中国汉代竖穴土坑墓葬群,墓葬出土的大量陪葬品多为墓主人生前常用生活用具。 2009年,遵义市规划沿赤水河岸建设一条从仁怀到赤水的高速公路,动工前,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对高速公路即将通过的赤水河沿...
科学家于近日表示在经过对来自中国山洞中的神秘股骨化石进行细致研究后,他们认为它代表了与目前已知生物相比持续时间更长的人类古老物种。1989 年,有人在中国云南省马鹿洞(Maludong,称为红鹿洞)中发现了 14,000 年前的珍贵遗骨,但直至 2012 年相关工作人员才开始对这一最初找到的化石宝库进行研究。美国学术期刊 PLOS ONE 中的一份研究称,部分股骨虽然显示亡者的年龄相对较为年轻,但...
吉学平团队首先要做的,是对马鹿洞人进行“断代”。碳-14等测定法很精确地把化石主人马鹿洞人的生存年代定位到1.4万年前,但吉学平团队却很意外地发现,马鹿洞人虽然生活在晚期智人盛行的时期,但从头盖骨等化石留存的特征看,他们更像是更早期的人种。 可以确定的是,马鹿洞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直生存到距现代人最近的古人种,但神秘的探索还远未结束。 【头骨与股骨主人竟不是一伙人?】 2012年,吉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