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队员用套箱技术提起鱼化石 随着一部记录古人类活动的“历史书”正在贵安新区翻开,这个年轻的国家级新区拥有的悠久历史再次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今年3月,一支由省文化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伍,在贵安新区经过几个月详细的考古调查,发现大量的遗物和遗迹,年代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其中以史前洞穴遗址和魏晋南北朝墓葬最具特点。 贵安新区...
山西省文物局15日对外发布考古消息称,日前山西大学和大同市考古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大同县杜庄村遗址群发现近千件距今约3万年前的打制石器及动物骨骼化石。 联合考古队从2016年4月份开始对大同、朔州境内的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遗址、古人类化石遗迹进行为期3年的调查与发掘。据发掘情况推测,发现动物骨骼化石的地方,应是旧石器晚期约3万年前远古人在大同湖边生活的一个营地,记录了远古人生活的场景。 ...
辽宁省本溪市考古部门14日发布消息称,考古人员在本溪庙后山遗址中发掘出约50万年前古人类使用的火塘遗址。 辽宁本溪庙后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北部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填补了中国东北地区早期人类历史的空白,被誉为“东北人最早的家园”。 据考古专家介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对庙后山遗址展开首轮发掘,出土了古人类化石4件、石制品76件、古动物化石76种,其中包括肿骨鹿...
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工作情形 要了解庙后山的故事,还得从1978年的考古发现开始。那一年,一声开山取石的爆破巨响后,这处被历史尘埃淹没已久的天然洞穴终于重见天日,也由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者。从那时起至1983年,由国家、省、市、县各级考古工作者组成的考古队伍长年驻扎于此,用小铲竹片不舍昼夜地唤醒沉睡的远古文明。经过4次发掘,共出土古人类化石4件、石制品76件、哺乳动物化石76种,还有少量...
2016年5月21日至22日,中国考古学大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在郑州市黄河迎宾馆第十会议室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耶鲁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山西大学、江苏师范大...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关洲遗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介绍,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江汉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其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关洲属于长江江心洲。关洲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
艺术创造是人们将精神情感形象化的过程。两万多年前,印第安人从亚洲东北部经白令海峡迁移至美洲大陆,在与其它大陆隔绝的状态下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在印第安艺术神秘面纱的背后,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这一地区的艺术创作,这种力量便是———美洲豹崇拜。日前,一个名为“美洲豹崇拜”的反映墨西哥古文明展览,正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以美洲豹为艺术形象的泥塑、断石文物,向我们开启了通向古代印第安人艺术世界...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关洲遗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介绍,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江汉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其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关洲属于长江江心洲。关洲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遗址东西长约500...
松滋关洲遗址 5月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关洲遗址。 “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江汉平原最早阶段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兴奋地说,“关洲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被出土,也让我们有机会去揭开新石器...
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该遗址为长江中游同时期规模最大,说明松滋是长江中游文明发祥地之一。 该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命名为关洲遗址,总面积约16000平方米。2013年,考古部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发现此处有文化层,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等形成的堆积层。去年11月起,为弄清楚关洲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
考古人员近日在中俄界江乌苏里江的一条支流进行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时,发现了数百件以黑曜岩等为原料的石器。部分黑曜岩石器初步判断来自长白山地区,进一步印证了当时这一区域古人类的扩散交流。 “此前极少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遗存,这些发现深化了我们对乌苏里江流域旧石器时代历史文化的认识,同时对于研究古人类迁徙、分布和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息资料部主任李有骞说。 这...
松滋关洲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该遗址为长江中游同时期规模最大,说明松滋是长江中游文明发祥地之一。 该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命名为关洲遗址,总面积约16000平方米。2013年,考古部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发现此处有文化层,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等形成的堆积层。去年11月起,为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