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蓟县考古出土石制品 资料图片 自今年5月起,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对蓟县北部山区开展有针对性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地点(遗址)14处,分布于蓟县下营、罗庄子、孙各庄、穿芳峪和渔阳等5个镇乡,采集石制品千余件,使得天津旧石器地点(遗址)总数达27处。在近日举行的蓟县旧石器考古调查专家咨询论证会上,经专家评估论证,判断天津人文史不晚于距今10万年,将人类在天津...
图为2004年3月13日在纳米比亚北部的象果节上,一队妇女头顶装满象果酒的陶罐出场。(新华社/纳通社) 新华网温得和克12月3日电(记者吴长伟) 12月2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经过审议,将纳米比亚象果节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象果节每年三、四月间在纳米比亚北部举行,为期2到3天,纳北部的8个奥万博部落(纳米比亚人口最多的民族)人聚集到一起...
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古人类遗址挖掘发现出土直立人头骨化石以及部分人类头骨残片和牙齿,并采集了6000余种动物化石。 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东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外发布这一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最新成果。 据介绍,华龙洞是继周口店、蓝田、和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
【摘要】红山文化中的"蛙神像"是红山文化早期人类对神的意向的最简单表述。兴隆洼时期的石人像及后期对男性、女性生殖器和鱼的崇拜,无疑都是生殖崇拜。考古发现数量众多说明当时各地区的生殖崇拜现象非常突出。 【关键词】红山文化;巫;蛙图腾;生殖崇拜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0期
近日,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顺利结束。本期发掘工作共发掘800平方米,清理房址11座,灰坑151个,窑址3座,墓葬1座,出土史前人类各类陶、石、骨质实用器300余件。 沙塘北塬遗址是宁夏境内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齐家文化早期遗存,发现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2013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发掘。
近日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对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寺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与研究后,确认该遗址早在10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再次证明汉水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种新石器文化和旧石器文化在同一个遗址上共存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罕见的。
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专家,经过对位于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寺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确认该遗址早在10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它的发现再次证明汉水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龙岗寺遗址(又称龙岗寺古人类遗址)位于汉中市南郑县梁山镇汉江南岸,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汉代墓葬群、龙岗寺宗教等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经济...
古往今来,美丽的风景都是人类生存的心灵向往。阳光跳跃在草坡上,山峦游弋在水流中,盈目的清朗与开阔给予我们生命中惬意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古人妙不可言的生活理想。劳动之余,微醺之后,清爽的山岚氤氲缓缓,流淌在晚霞温暖的气氛之中,原野蛮荒,花开遍野,掬攫入怀,不经意间看见南山幽静的黄昏景色中,缤纷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真是自由自在,此...
“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日前,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王益人告诉记者。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内,新发现了46处旧石器时期原地埋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遗迹内发现大量石制品。专家介绍说,这些发现,不仅扩大了丁村遗址的分布范围,使丁村遗址文化埋藏类型由原来单一的河流沙砾层,延伸到黄土地层,更为丁村遗址旧石器文化研究增加了坚实的依托。 在发掘现...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日前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对汉中市龙岗寺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与研究后,确认该遗址早在10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再次证明汉水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龙岗寺遗址(又称龙岗寺古人类遗址)位于汉中市南郑县梁山镇汉江南岸,距汉中市中心城区3.5公里。龙岗寺遗址...
山西丁村遗址是世界著名的含有古人类化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至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汾河以东塔儿山至汾河黄土台塬区间,调查发现了50余处旧石器和化石地点,并对其中3处遗址进行发掘,首次发现了丁村遗址群原地埋藏石器打制现场、人类用火遗迹、疑似人工石铺地面等重要考古文化现象。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发现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华大地上首次发现和发掘的旧石...
在河源市连平县油东村八字山山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近期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目前,该处遗址的抢救性考古挖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现已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时期古人类使用过的零碎陶片和部分石锛、石柱等石器。 遗址出土的部分陶片 这些或是当地人生活中使用的陶片 遗址年几何?初定为战国时期人类活动的古遗址 据连平县油溪镇文化站站长黄乐南介绍,今年上半年,连平县文物普查队在建设...
汉中龙岗寺遗址出土的部分石器。 经过发掘与研究,陕西省考古人员日前确认了,位于汉中南郑县龙岗寺遗址早在100万前就有人类活动。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存,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演化、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以及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汉中南郑县龙岗寺遗址是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是我国秦岭以南地区位数不多的早期旧石器遗址群之一,曾引起了国内外很...
考古人员正在龙岗寺遗址现场发掘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龙岗寺遗址出土的石器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最早在陕西活动的人类生活在哪里,又处于哪个时代?也许你会轻而易举地说出距今约115万年前到7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但是根据考古学家最新发现可知,最早活跃在我省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可以追溯至距今120万年前的龙岗寺遗址。 龙岗寺遗址120万年前已有人类 昨日上午,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我省考古人员日前确...
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的龙岗寺遗址,最近被陕西省考古专家确认为10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演化、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和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龙岗寺遗址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它是我国秦岭以南地区为数不多的早期旧石器遗址群之一,是迄今陕西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文化,在国内外曾引起极大轰动,被中科院黄蔚文教授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