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出土直立人头骨化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古人类遗址挖掘发现出土直立人头骨化石以及部分人类头骨残片和牙齿,并采集了6000余种动物化石。

 

  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东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外发布这一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最新成果。

 

  据介绍,华龙洞是继周口店、蓝田、和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点,标志着近年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

 

  华龙洞,2006年被初步发掘,发现1枚人类牙齿、1件人类额骨残片化石和一些哺乳动物化石。2014年至2015年,两次发掘出保存得更完整的古人类化石。根据对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形态初步观察并结合对动物群组成的分析,可以确定华龙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属于直立人。

 

  截至目前,考古发掘队对华龙洞发掘,已累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20余件古人类化石以及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或砍砸痕迹的骨片和2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

 

  据了解,华龙洞是安徽境内发现的第三处古人类化石地点,从此发现进一步印证安徽是中国古人类演化、扩散的重要地区,对于探讨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直立人的分布、演化、变异具有重要的价值。

 

  考古人员介绍,目前初步确定华龙洞动物群30余种动物。目前已确定灭绝的种类有剑齿象、巨貘、巴氏大熊猫、谷氏大额牛等种类。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介绍,考古发现华龙洞具有直立人的典型特征,代表生活在更新世中期,距今约20到50万年以内。他说,具体的实验室测年工作正在进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认为,作为中国第五个有头骨的直立人化石遗址,通过三次发掘,打开古人类遗址研究的一扇窗,未来包括遗址古环境研究在内还有待科学探索,至少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