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戏剧 地区: 山西省 编号: Ⅳ-49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孝义市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 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
资料图 天津海关1月22日透露,该关隶属新港海关旅检现场在一名中国籍旅客运往加拿大的分运行李内查获禁止出境文物6件,这是今年该关打击文物走私专项行动以来查获的首起文物走私案件。经专家鉴定,6件文物分别是:清代粉彩折枝四季花卉纹碗1件、清代青花缠枝花卉纹碗1件和清末粉彩花卉纹花口盘4件,均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
造型与“雍正斗彩莲托八吉祥纹高足碗”相同,这个陶瓷艺术品所绘主题纹饰也基本一致,但组合不一样。此碗所饰“莲托八吉祥纹”用变体如意云纹、莲纹、八吉祥纹表现;胫部的变体如意云纹处在下位,由莲叶和朵花构成,一仰一覆地托着中位的8朵莲花,8朵莲花托着八吉祥纹,由此形成一个整体。 这件官窑瓷的纹样设计,不仅寓意吉祥,正面效果好,而且适于从各个角度去观赏。碗高足上的纹样自上而下,分别为螺旋纹、朵花纹、横...
厦门市博物馆收藏的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见图),出土于唐陈元通夫人汪氏墓。银碗内壁锤揲出两相嬉戏的摩羯图案,两摩羯首尾相接,呈逆时针单线流动。其外还有连珠纹、条带状卷草纹以及条带状缠枝纹等纹样。器物纹饰、制作技艺及文物来源都显示着彼时国内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与昌盛,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银碗上的摩羯形象与摩羯星座羊头鱼身的造型差异很大。羊头鱼身的摩羯是古希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中黄...
清代饮茶风尚与明代无异,饮茶主要用盏、壶之类,除此之外,盖碗也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盖碗一般由盖、碗及托三部分组成。盖碗出现于康熙时期,到中晚期出现了盖碗加茶托的“三件套”。盖碗的作用之一是防止灰尘落入碗内,起到防尘作用;其二是防烫手,碗下的托可承盏,喝茶时可手托茶盏,避免手被烫伤。清代景德镇窑大量生产带托盖碗,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粉彩、单色釉等。 镇江市西津渡清代遗址道光年间瓷器窖藏,...
家中挖地基准备盖房子,没想到在老屋后挖到了古墓,还发现十几件古代器物……宁国市中溪镇村民盛清海看到眼前一幕,主动报了警。记者昨天从宁国市文物部门了解到,盛清海共挖出18件古代器物,据初步鉴定为宋代物品,有3件可能是国家三级文物,其中一件兔毫碗在皖南地区很少见。 “老房子还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面积比较小,挖新房子地基的时候就往后面扩大了一些。”盛清海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家在建新房,地基在老房子...
7日下午,201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大冶铜绿山四方塘墓葬区新出土一只碗,系该墓葬区首次出土这种文物。 当天下午,考古人员像往常一样在该墓葬区发掘,当把143号墓地的土层挖到半米多深时,发现一只较为完整的碗,接着,在其旁边更深处,又露出带角铜斧、削刀等一批青铜器,考古人员正在抓紧清理。 碗从材质看,是黑陶,黑陶碗在现在的生活中已基本消失;从个头看,碗口直径14厘米,深7.5厘米,与...
碗高7.5厘米,直径16.5厘米,直口,深弧壁,圈足,足内施白釉。卧足碗,碗形敦厚,胎体致密,碗心于青花双圈内绘斗彩鸳鸯戏莲图案,内口沿饰青花梵文真言一周,其外绘青花赶珠龙纹一组,外壁腹部绘三组斗彩莲池鸳鸯图案,描绘雌、雄鸳鸯追戏莲池之自然场景,本卧足碗用彩精到,画工一流,落两行竖款。该器在2016年保利秋拍中以65.96万元成交。
此器直径10.8厘米。此类五彩碗论风格及用色均仿效康熙瓷胎画珐琅器,且底书“康熙御制”而非一般康熙官窑器中常见的“康熙年制”,应是景德镇御窑厂以内廷恭造的瓷胎画珐琅器为蓝本而烧制的品种,并一直至雍正、乾隆、道光等各朝均有续烧此形制的碗。在香港佳士得2016春拍中,以284.9万元人民币成交。
在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段的开通,淮北柳孜成为当时沟通中国南北经济的重镇和货物集散地。在隋唐大运河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的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的白中略微泛青的、酷似中国古代白玉质地的青白瓷,特别值得推崇和关爱,它就是我国宋代著名窑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 青白釉莲纹葵口碗。高7.2厘米,口径20.3厘米,底径5.9厘米。 碗敞口,口沿呈六葵口,斜直腹、浅圈...
伊朗出土的神奇药用铜碗,直径22.3厘米,现由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收藏。 中国文物网10月28日编译报道:“力量与保护(Power and Protection)”展览会展示了从摩洛哥到中国的一百件文物,是首个探寻伊斯兰艺术超自然现象的大型展览会。在伊斯兰社会,各种背景的人们都热衷于一些神秘的习俗,例如占星术和预言,尽管这些习俗有时备受争议。展品包括12-20世纪时期用作个人及战争和皇子诞...
网络图片 碗,是中华民族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器皿,目前可知的碗型器皿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青岛市博物馆明起将推出《“碗”约生活——馆藏瓷质碗型器物展》,用近150件珍贵馆藏器物,展现碗从装饰相对简单的汉代一路走到异彩纷呈的清代的演变。 在展现碗的形制发展和图案装饰演进的同时,本展还重点展现了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碗”文化及其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此次展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我国制造茶具的历史十分悠久。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将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用的器具称为茶器,宋代又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最能代表宋人生活、文化趣味的,莫过于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宋代饮茶之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现在城市...
图中所示是一件清代中期的广彩盖碗,总高7.8厘米,碗托为椭圆形,直径15.6厘米,碗的口径为12.8厘米,底径为10.3厘米,碗盖的直径为13.5厘米。盖碗上面绘制有十分精美的图案,描绘着古人的日常生活。 碗托上的图案为“进茶图”,只见一个官僚模样的年轻人坐在桌子旁,有一孩童依偎着他,他边上还站着一位妇女,身穿红衫蓝裳外套绿套裙,又一妇人端着茶站在他面前,红衫绿裳蓝套裙,妇人身边还有一位侍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