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景德镇窑带托盖碗
清代饮茶风尚与明代无异,饮茶主要用盏、壶之类,除此之外,盖碗也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盖碗一般由盖、碗及托三部分组成。盖碗出现于康熙时期,到中晚期出现了盖碗加茶托的“三件套”。盖碗的作用之一是防止灰尘落入碗内,起到防尘作用;其二是防烫手,碗下的托可承盏,喝茶时可手托茶盏,避免手被烫伤。清代景德镇窑大量生产带托盖碗,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粉彩、单色釉等。
镇江市西津渡清代遗址道光年间瓷器窖藏,出土近100件套瓷盖碗、果盘等残器(图1),其中茶碗有冬青釉和青花两种(此地原是一处唐至清的官署遗址,窖藏坑的表土层发现很多红烧土,有可能当时此地失火,而将这批茶具就地埋藏,此处当为渡口接待官方客人的处所)。
如这件清代景德镇窑冬青釉带托盖碗(图2),高11.2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5.4厘米。盖弧面,盖顶饰环形捉手,盖扣于碗的内口;碗敞口,圆唇,斜腹弧收,圈足;盖捉手、碗足内有的仿“大清嘉庆年制”款,有的为画押款。冬青釉即青釉器,查看清代以来文献,记载青釉器名称较多,有豆青、东青、粉青、龙泉釉等。唐英《陶成纪事》载:“一仿龙泉釉,有浅、深二种。一仿东青釉,有浅、深二种。”但很难细分,一般将呈色深且浓者称为“豆青”;呈色稍淡、青中略泛绿者称为“冬青”;色泽更淡、青中泛粉白者,称为“粉青”。
再如这件清景德镇窑青花缠枝喜字纹带托盖碗(图3),高11.4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5.4厘米。盖弧面,盖顶饰环形捉手,盖扣于碗的内口;碗敞口,圆唇,斜弧腹,圈足;托,敞口,圆唇,斜弧腹,圈足。有的在盖捉手、碗足、托足内有“大清道光年制”款。青花盖、碗、托外壁绘对称的三组“喜”字,间以缠枝灵芝、蝙蝠纹。
镇江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清代景德镇窑白地粉彩人物纹带托盖碗(图4),通高9.7厘米,盏口径12厘米,足径4.3厘米。盖弧面,盖顶饰环形捉手,盖扣于碗的内口;器敞口,深腹,圈足。托口沿外撇,中空,圈足。盖捉手、碗圈足内有仿“同治年制”官窑款。整器绘西厢记人物故事。碗盖画面为庭院深深,芳草青青,手执折扇的张生、莺莺与红娘正站在庭院中说着什么;碗腹画面为张生手执折扇与前来送别的莺莺情别,赴京赶考。
带托盖碗茶具盛行于清代,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皆喜用带托盖碗,主要是既可以防灰尘落入碗内,又可防烫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