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纹碗,清同治,高9.5cm,口径17.6cm,足径7.8cm。 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壁施黄釉为地,四面饰描金开光内书金彩“万寿无疆”纹,4字纹间饰粉彩“卍”字飘带及朵云纹,腹底饰粉彩海水江崖纹。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碗造型敦实规整,纹饰吉祥喜庆,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清同治,通高9cm,口径10.5cm,足径4.3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带环行抓钮,里施白釉。盖面和腹壁外均施黄釉为地,均匀分布4组五福捧寿纹,图案空间上下各绘4组折枝桃,每组空间绘4个结带“卍”字。抓钮及足内施白釉,均署红彩“同治年制”4字双行楷书款。 此盖碗造型规整,釉面莹润亮泽。纹饰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专门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
红地描金喜字碗,清同治,高7.2cm,口径10.5cm,足径3.9cm。 碗撇口,深腹,圈足。通体红釉描金。口沿内外及腹部近足处饰描金回纹,内外壁和足墙饰描金彩“囍”字,内底心描金团寿字纹。足底书矾红彩“燕喜同和”四字楷书款。 同治时期生产的“囍”字瓷器是同治皇帝的大婚用器,其中以海碗、大碗、中碗、汤碗、怀碗、黄酒碗、酒杯、羹匙、大中小盘、碟等餐具为主。这批大婚瓷器是同治七年(1868年)江西...
黄地红彩开光“福禄寿喜”碗,清同治,高8cm,口径13cm,足径6.3cm。 碗直口微敞,深腹,圈足。口饰金彩,内壁红地绘粉彩如意云纹和缠枝葫芦纹,外腹黄釉锦纹地上绘红彩如意云纹,主题图案为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为“福”、“禄”、“寿”、“喜”四个楷书红字,每个字周边都配有五只蝙蝠和一周如意纹,含“五蝠捧寿”之意。外底黄釉地上绘笔、锭、如意组合图案,寓意“必定如意”。 此碗在黄釉地上饰多种纹样,...
黄地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清同治,高8.1cm,口径13cm,足径6.2cm。 碗直口微敞,深腹,圈足。口描金彩,口沿内外及足墙均饰红色回纹带。碗内白釉地上满绘蝴蝶和花卉纹,外壁黄釉地上饰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万”、“寿”、“无”、“疆”四个楷书红字并以如意纹相绕,开光之间绘蝙蝠、桃及盘肠纹,寓意“万福”、“万寿”。外底白釉地上以红彩书“长春同庆”四字楷书款。 “长春同庆”款瓷器一般都是精...
红釉开光金囍字碗,清同治,高9cm,口径17cm,足径8.2cm。 碗直口微敞,弧腹,圈足。口描金彩,口沿内外均有描金回纹一周,碗内壁红地上描金“囍”字,里心饰金彩团寿字,外壁红地上有四个圆形开光,其内皆饰龙凤“囍”字,开光之间以花蝶纹相隔。外底白釉地上以红彩书“长春同庆”四字楷书款。 全器以红色为主,并用蓝、白、绿等色点缀,画面喜庆热烈,这是同治皇帝大婚时所用之器。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纹盖碗,清道光,通高10cm,口径11.5cm,足径4.7cm。 碗直口,圈足。盖为覆盘式。内壁施白釉,外壁以粉彩装饰。碗与盖的主题纹样为折枝梅花,辅以如意云头纹做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及盖顶抓纽内均署红彩楷书“慎德堂制”双行四字款。 “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的行宫,署“慎德堂制”款的瓷器是道光皇帝的御用品。
珊瑚红地白梅花纹盖碗,清道光,通高8.1cm,口径10.7cm,足径4.2cm。清宫旧藏。 碗附伞形盖,盖顶置环形抓纽。内施白釉,外壁及盖面均以珊瑚红地拔白兰草、梅花纹装饰。圈足、抓纽内均施白釉,均署有矾红彩楷体“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款。 此盖碗造型规整,红彩匀净呈珊瑚红色。白色的梅树和兰草图案在珊瑚红地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清咸丰,高5.8cm,口径10.5cm,足径4.8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碗内光素无纹饰,外壁以斗彩描金装饰。近口沿处绘变形回纹,腹部绘缠枝花纹,近足处绘如意头纹,圈足外墙画青花双弦线。外底署矾红彩楷书体“大清咸丰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碗在施彩技法方面独具特色,即外壁六朵花均循青花轮廓线再勾描金彩,金彩的使用协调了各种彩料之间的关系,避免了不同...
粉彩籁瓜纹碗,清嘉庆,高5.9cm,口径11.0cm,足径4.5cm。清宫旧藏。 碗内外及圈足以内均施白釉,自外壁向内壁以粉彩描绘过枝籁瓜、竹子。图案枝叶相属、不间断,俗称“过枝花”。碗内外图案空白处各绘一只蝴蝶。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
油红地五彩描金婴戏图碗,高9.7cm,口径21cm,足径17.5cm。 碗敞口,口下渐敛,弧壁,圈足。外壁绘五彩描金婴戏图,衬以红地。一群在栏杆、山石、花草、树木之间玩耍的童子千姿百态,场面热烈活跃。碗内施白釉,底足内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 嘉庆朝承袭了乾隆时期的制瓷工艺,此时的景德镇御窑厂继续生产御用瓷器。此碗色彩鲜艳,图饰活泼,红色地更衬托出婴戏图的热闹气氛。
宜兴窑惠逸公款紫砂凸莲瓣碗,清雍正,高5.9cm,口径12.6cm,足径5.5cm。 碗口微撇出边,圈足起弦线。碗上部光素,下部凸雕十三枚莲瓣,每瓣内以细线勾勒筋脉。底有篆书“惠逸公制”四字印章款。深紫色砂泥,细润光洁。 惠逸公为清雍正、乾隆时期的宜兴紫砂名匠。
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无疆”碗,清嘉庆,高8.1cm,口径18.2cm,足径7.4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里白釉,外壁黄地上绘粉红、绿、白三色勾莲纹,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蓝料“万”、“寿”、“无”、“疆”四字,圈足底部书红彩“大清嘉庆年制” 三行六字篆书款。 缠枝莲纹始见于唐代,是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从唐代开始缠枝莲纹在官式建筑、工艺品制造中一直流行。自宋代开始,一种变相的勾莲纹(或称为...
黑彩描金花卉纹碗,清乾隆,高13.6cm,口径31.5cm,足径15cm。 碗敞口,圈足。外壁用黑彩描绘簇拥的各种花卉纹,花蕊上用金彩点缀。口沿饰以金彩。碗内心描金画瑞典支票图案,支票上日期注明是1762年8月11日,可以知道这只碗烧制的大致时间。 本件展品由沃尔沃中国公司捐献。
仿朱漆菊瓣式盖碗,清乾隆,通高9.1cm,口径11.5cm,足径4.5cm。 这是一件仿照漆器釉色的盖碗。碗呈菊瓣式,圆口,深弧腹,圈足外撇。盖为覆碗式,菊瓣形口,盖面隆起,上置圈形抓纽。盖内金彩书乾隆御题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 浥露掇其英。”碗内外通施仿朱漆釉,色质逼真。外底署金彩篆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盖碗属于饮茶用具,饮茶是文人墨客的雅事。乾隆皇帝嗜茶,常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