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碗径16厘米,撇口,斜腰,深腹,酱口,胎体轻薄,胎质细白,胎釉结合紧密,釉色亮青莹润,碗外壁釉下用青花勾勒出山、屋、船、树、飞鸟的轮廓后,用淡青涂染坡石,远山后,施以杂点,且青花呈色明亮,已逐渐向著名的康熙时期“翠毛蓝”青花呈色转变,此碗与上面另一件碗相比,题材十分相近,但此碗画工更为工细,勾皴之法更接近宣纸上的水墨笔法,山石、树木的造型秀美,水岸边柳树之造型之用笔甚至超过了明末清初时期一般小有名...
婺州窑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弱式微于元末明初。婺州窑是一个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名窑,虽然有着庞大的窑系,悠久的生产历史,但其名留青史,声名远播还得靠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因为茶圣陆羽给予了当时婺州窑所生产的茶碗以极高的评价。《茶经·四之器》:“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婺州窑所生产的茶具当时地位仅次于越窑和北方耀州窑,名列第三。 ...
婺州窑 青黄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盏 婺州窑青黄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盏。敞口,薄唇,口沿为八出葵口,一进一出相互交叉,弧腹下收,高喇叭形圈足,圈足内有12个支烧痕,胎质细腻,烧结程度高。内外施青黄釉。是唐代婺州窑烧制的代表性青釉茶盏。 婺州窑青釉玉璧底碗。高3.5厘米,底径5.5厘米,口径14.5厘米。敞口,斜腹壁,玉璧底,施青釉,底足有垫烧痕。釉质青绿,有玻璃质感。 婺州窑青釉圆唇直口深...
遗产编号ⅳ―49所属地区山西·吕梁·孝义市 遗产级别国家级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山西省孝义市申报日期2006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 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
康熙仿嘉靖款青花八骏图碗,清,口径16.7厘米,底径6.5厘米,高5.5厘米,现藏于安阳博物馆。 敞口微撇,斜壁深腹,平底,圈足。口沿施酱釉,内外均施白釉,釉色泛青。器表饰青花八骏图为主题。口沿内外及圈足均饰青花弦纹。圈足内为二行六字青花双圈楷书“大明嘉靖年制”仿款。外腹绘神态各异的七匹骏马,息憩、奔跑于草地之上,山石之侧,流云之下。内底青花双圈内另绘一马卧于月下坡石上。外壁内底组合起来,就...
遗产编号 ⅳ―4 所属地区 陕西·宝鸡·千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宝鸡市千阳县 申报日期 2007 一、 简要描述 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即月琴)而得名。l958年易名“华剧”,一般仍称“碗碗腔”。碗碗腔在形成过程中吸收老腔的艺术成分较多,为与老腔...
遗产编号 ⅳ―6 所属地区 陕西·渭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渭南市 申报日期 2007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 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
清代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每件瓷器上常常会运用多种工艺技法。如这件清乾隆黄地粉彩花卉纹轧道碗(图1),虽然看器型只是一件普通的小碗,但却采用了黄地、粉彩和轧道多种技法于一身,让人赞叹不已,下面我们就来作一简要赏析:此碗高8.2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6.4厘米,碗外壁以黄釉为地,在黄地上作细密的“轧道”装饰,再以红、绿、蓝等色彩绘两组相连的折枝菊花纹饰,在青翠的绿叶映衬下,绽放...
遗产编号 ⅵ-12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武汉市 申报日期 2006 中国传统杂技节目。演员头部顶一摞瓷碗,表演劈叉、金鸡独立、别元宝、倒立等技巧动作。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了对手顶碗、软腰顶碗、高梯顶碗、四人造型顶碗等形式。近年创造的高难动作有:拐子倒立脚面夹碗、蹬碗单臂倒立斜拉叉、探海脚举碗变单臂倒立回碗、脚举碗乌龙绞柱、...
2017年4月的一天,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我们热切地捧起那碗刚出锅的红米饭,准备犒劳一日的行走。一对外地老夫妇在小店里抱怨。老大爷说,你们的饭太难吃,像石头一样硬,咯牙!小妹客气地回答,老先生,红米饭就是这样啊,对不起,我们店里只有红米饭。眼见两位老人付钱走人,桌上尚留未吃完的一桶红米饭,我的心里像生出许多小石头,咯得难受。走上楼问同行的朋友,红米难吃吗?一行人回答说,不难吃呀,好吃!...
南朝作品青釉莲瓣纹盖罐 南朝时(420-479)佛教盛行,瓷器上大量使用莲瓣纹或荷花作装饰。南朝使用匣钵,南北朝时,南方青瓷渐渐传入北方,出土文物证明,北魏晚期北方已经能够生产青瓷器了。北方青瓷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具,装饰方面注重实用。 器型:南朝器物普遍瘦高 南朝器物普遍瘦高,造型优美,盘、碗、罐大多还是平底,但已出现假圈足。这时的鸡首壶鸡头比东晋时还要高,鸡冠耸起,嘴部有孔,有的...
工作人员利用手机的手电灯光照着看产品内部结构,产品中有气泡即可判定是玻璃。 工作人员使用饱和盐水即可简单判定蜜蜡真假:真蜜蜡因密度小会漂浮在水面。 花费三四万元,从展会上买来两个和田玉手镯和一个蜜蜡吊坠,不知其真假。近日,乌市消费者陈梅前来参与本报“3·15维权检测室”活动,想把她从展会上淘来的3件“宝贝”送到检测室鉴定。 据悉,这些宝贝是某展会上一珠宝玉器商行销售的,“...
宣统款红彩描金云龙碗现藏湖北省文物总店,经有关专家鉴定为清宣统官窑瓷器。 此碗造形规整、秀美。口微敞、斜腹、圈足窄细、底足有较明显之年久磨损痕。通高5.8厘米、底径4.8厘米、口径12厘米见照片。 瓷质优良,胎薄体轻,制作精细,新瓷与旧瓷的特征兼有。烧结瓷化度较高,用手滑摸其口部,而有清越声响。扣其声若铜金属音响,具有近代瓷之特征。通体所施白色釉地稀薄、匀净、洁白。 腹外壁所绘...
这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 如今,这只碗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军事博物馆为何会收藏这样一只碗? 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 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有一次,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