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代农民购买灌溉用水的石刻水契。近日,奉新县文物普查队在柳溪乡店下村发现一处清代石刻水契。石刻水契的发现,填补了宜春市历史文物类别的空白,也为研究民间契约历史提供了佐证材料和文物资料。邹海斌 摄[全文]
近日,松阳县文物普查新发现一座“明代”木制门楼。该门楼位于浙江省松阳县古市镇刘边自然村8号。门楼古时也称“坊门”,它是古代木构建制的门,也是古建筑一种装饰性的建筑物,用以点缀民居中通道的门楼。…[全文]
近日,甘泉县文物旅游局对该县古崖居群进行再调查时,于下寺湾香林寺古崖居群内的石室内发现一处金代贞祐二年石刻题记。 香林寺崖居群开凿于香林寺山西侧的悬崖峭壁之上,是甘泉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崖居群,由南、北两区,七十六个洞室组成,极其壮观。…[全文]
西洋湖五间楼全貌(南往北摄) 日前,上虞市文物普查队冒着高温酷暑走进古城崧厦镇开展地毯式文物普查,新发现一批晚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它们包括 5处宗祠,6处庙宇,26 处老台门,11处古桥以及3处名人故居。 崧厦地处宁绍平原北部,是虞北地…[全文]
今天,国家文物局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文物保护司副司长李培松、博物馆司副司长李耀申向参加北京奥运会采访的中外记者介绍了“5·12”汶川大地震中文化遗产受损及中国文物…[全文]
陕西甘泉县文物普查工作者日前在桥镇乡新发现了一处龙山文化遗址,并对这个遗址的一处房址进行抢救性清理。专家认为,这是一处因突遭火灾而被迫放弃,房屋形制清楚的龙山房屋遗址。 房址位于遗址的东侧,坐西向东,深埋于一处地表呈缓坡的地下,最深处距地…[全文]
连日来的大雨致使新密古城寨大面积塌方,损毁严重。值得关注的是,这座古城寨于2000年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次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个被众多考古专家认为是“黄帝故都轩辕丘…[全文]
为进一步做好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文物保护工作,近日,安徽省文化厅召开蚌埠双墩1号墓文物保护专题会议,省文物局局长陈建国主持会议,省文物局、省考古所及蚌埠市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蚌埠双墩1号墓的发掘和宣传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绩…[全文]
阿塔普埃尔卡遗址发掘场景。 阿塔普埃尔卡遗址被喻为西班牙“史前文明的观察站”,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它有着怎样的考古故事?将如何撞击中国的古人类学研究? 日前,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阿塔普埃尔卡考古队的负责人之一、西班…[全文]
大报恩寺遗址地宫的发掘工作自本月中旬开始后,引起海内外的关注。晨报曾报道地宫中出土带有“金陵长干寺”字样的石函及“开元通宝”等唐宋钱币,把地宫的“真实身份”引向北宋长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