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甘泉文物普查队抢救性清理的一处龙山房屋遗址

甘泉文物普查一队日前在桥镇乡新发现了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该遗址被盗墓分子严重盗扰,地表遗物较少,在盗洞出土物中包含有大量龙山时期的陶器残片和破碎的白灰居住面。文化层和灰坑距地表深0.4-1.5米不等。遗址地处一中间高两边低的山梁上,东、西、南三面临沟,北临大山,地势较高,有水源出于东西两沟,现遗址表面为废弃的退耕地。在围绕遗址确定范围时,发现破碎的白灰居住面多处,在一处被辟为生产路的断面上,暴露出一呈水平状分布的白灰居住面,上有灰烬层30厘米,灰烬层中包含大量被焚烧而塌落的白灰层和部分已碳化的木柱,最粗的可达10厘米,其间夹杂有零星的碎陶片。眼看因修路和盗掘即将把这一处房址破坏殆尽,考虑到这是一处因突然失火而毁弃的房屋,里面应该存留有失火前的大量生产、生活用品,文物信息价值很高,思量再三,决定对这一处房址进行抢救性清理。清理后的结果大大出乎预期的期望值,出土了数件可辨器、基本可复原器、可复原器和两件完整器,三件石器。陶器之硕大,造型之精美,器型之少见令人不敢乍信。

房址位于遗址的东侧,座西向东,深埋于一处地表呈缓坡的地下,最深处距地表1.5米,房屋残存为长方形,墙为直壁圆角,东墙已被生产路破坏(为门道开向处),长3.7米,残宽2.6米,地表处火塘外全部为厚0.6厘米的白灰抹平,平整光洁,异常美观。火塘位于房屋的中心,呈直径为1米的圆形,内嵌红砂石块。该房屋打破一处早些废弃的房址,废弃房屋界线清楚,白灰地面保存完好。从倒塌的房屋中心,被火焚过的白灰层、草拌泥红烧土块和碳化木柱判断,这是一所基本呈长方形,四周有草拌泥边墙,上覆木棚顶的龙山时期居住房屋,形制清楚,保存遗物丰富,甚为罕见。

出土器物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石锛:燧石通体精磨而成,斜刃正锋,长10厘米,宽3厘米,厚1.5厘米,刃口有使用形成的崩口,出土时因被火焚烧锛体肩部有贯通形裂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石镰:麻砂岩通体磨制,呈半月形,弧背,刃口略有弧度,正中对钻一孔,长11厘米,最宽处4.5厘米,厚0.3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不可辩石器:用当地红砂岩磨制,刃口磨制较钝,弧刃,残长7厘米,宽5厘米,厚0.6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泥质灰陶素面侈口高束颈折腹平底双耳罐(完整器):通高10厘米,口径8厘米,最大腹径12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管形器(完整器):泥质灰陶,一头粗,一头略细,中空,长7厘米,粗径4.2厘米,细径3.6厘米,用途不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磨光灰陶侈口高束颈小鼓腹平底三耳杯(复原器):通高6厘米,口径10厘米,最大腹径9厘米,在鼓腹处饰一周阴刻菱形纹,胎质极薄,造型新颖别致,及其精美,甚为少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器盖(可复原器):夹砂灰陶,素面,底盖为圆形,把手为束颈,圆盘底,锥状帽,通高22厘米,底径28厘米,帽径10厘米,束颈最细处6厘米,造型罕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8、柄形器(基本可复原器):泥质灰陶,状如豆,柄粗大中空,略有收分,底座圆盘形(面有弧度),上饰蓝纹,上托大敞口(呈喇叭形)托盘,造型罕见,用途不明,通高35厘米,底座径32厘米,柄径6厘米,盘径23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泥质灰陶敞口高束颈折肩罐(可辨器):下颈部饰有一周戳印纹,下腹部饰蓝纹,残高26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0、陶环两件(可辨器):一为泥质黑陶,断面呈横圆角三角形,残长7厘米;一为泥质灰陶,断面呈椭圆形,残长4.5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夹砂灰陶直口斜颈溜肩鼓腹小平底绳纹双耳罐(基本可复原器):残高:15厘米,口径12厘米,最大腹径:20厘米,双耳接于口沿处,耳上下部均饰有戳压而成的四个圆点纹,罐体有烟炱痕迹。

另还有两件可辨的小型柄形器和两件折肩罐。泥质、柄形、敞口,是所有陶器的最大特点,尤其是所有柄形器的底座上,或对钻、或直钻有许多小孔为其显著特点。

该遗址的整体文化面貌为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泥质灰陶相对较少;纹饰以蓝纹为主,绳纹次之,素面相对较少。而房址内出土的器物,以泥质灰陶为大宗,未见红陶。纹饰以素面为主,少量蓝纹、绳纹,与遗址的整体文化面貌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总之,这是一处因突遭火灾而被迫放弃,包含文化信息量很大,出土文物多件,器型精美罕见,房屋形制清楚的龙山房屋遗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