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甘肃省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整理出土的陶马。经过抢救性发掘,甘肃省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的一座汉代墓葬中发现精美陶器40多件,这批陶器被初步认为属于东汉晚期。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这是出土…[全文]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自贡市又有新收获,沿滩区文物普查队近日在仙市镇鱼洞村七组发现自贡迄今为止最大的人工石室。 据介绍,该石室名为“避宣”,系清代文人宋时湛和罗金声主持修造,竣工于清嘉庆戊午年冬(1798年),建筑…[全文]
日前,笔者从大新县博物馆获悉,该县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发现新文物点30余处。 根据国务院部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开始,历时5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做好文物普查工作,大…[全文]
三晋大地处处藏宝,正在进行中的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断有新发现。截至目前,山西省已走在野外调查前列的23个县,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91处,其中新发现文物597处。 从昨天的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工作汇报会上获悉,今年起,山西省…[全文]
昨天,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城考古队获悉,偃师商城遗址考古发掘又有了新的重要发现,该队在配合偃师商城西城墙保护展示工程的考古发掘中新发现了一座古城门。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 约公元前16世纪,…[全文]
昨日,记者从登封市文物局获悉,被称为“保护文物的文物”、全国唯一一处民国年间的文物保护设施——登封太室阙保护房,4月22日开工经数月的精心施工,日前全部竣工。 太室阙位于中岳庙“名山第一坊”…[全文]
中山路上挖出石头狮子 瑞福 摄 每天清晨,杭州中山路上最早出现的人影,除了搬运物资的民工,就是来翻翻捡捡的民间收藏爱好者。杭州的这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山路,在改造过程中一直吸引着寻宝客。这些天,人们更是流传说中山路又挖出宝贝了——是一只露…[全文]
重庆市文物考古者近日在重庆大足县发现一处反映巴渝民间信仰习俗的清代壁山神碑刻。 据了解,该壁山神碑刻名为《东灵寺清乾隆四十九年碑》,位于重庆市大足县中敖镇东灵寺遗址。碑文记载了清乾隆四十九年,当地的民众和僧人等募资塑造了壁山神及其二位夫人…[全文]
委内瑞拉古生物学家11日宣布,首都加拉加斯东南部出土了一批早已灭绝的似剑齿虎的化石,类似的发现在南美洲尚属首次。 据法新社报道,这些化石在2006年的一次石油勘探过程中被发现,出土化石包括6具似剑齿虎化石,其中一块完整的头骨化石最为珍贵。…[全文]
海洋鱼化石 日前,黎城县洪井乡洪井村村民韩国良在村南山坡上挖供水管道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海洋鱼化石,化石上面嵌着的鱼头、鱼体脊柱、鱼刺等轮廓清晰可见。 今日上午,记者在韩国良的指引下来到化石所在的山坡上,只见一块桌面大小的青石上嵌着一条…[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