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施工挖出清代古墓 附近或存在古墓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环市路地铁工地发现清代古墓,在墓外找到一墓志铭和陶罐。曹景荣 摄(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初步断定为清代后期 该处可能存在古墓群

昨日上午9时许,广州地铁5号线花园酒店站的排水管道工地,施工人员在作业中挖出酱釉罐、墓志、陶罐等物品(如图,梁文祥摄)。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初步判断,此处是一清代古墓,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该工地已经停工,配合考古部门进行挖掘勘查。

挖出瓷片墓志、酱釉罐、陶罐

该工地位于白云宾馆大门前的小山坡上,记者赶到现场时,工地已经停止了挖掘,施工人员好奇地围着破碎的瓷片墓志,试图一块一块将其复原。

记者见到,墓志宽约20厘米,厚约2厘米,上面黑色的字样还十分清晰:“生于嘉庆丁巳年(1797年)……终于同治……”而酱釉罐、陶罐则保存完好,只是口部缺了一小块。“墓志还有一大半没有找到,现在只能等考古专家过来处理。”

这座古墓位于地表2米多深处,主体还没有完全被挖出。在1.5米深处,则有一层约30厘米厚的石灰层。在西侧,有一高约20厘米、长约50厘米的小洞口。

据现场一名工人介绍,该工程属于地铁5号线,准备修建排水管道,接上市政的排污管道。昨日上午9时,挖土机刚将地面的土层刨开,准备往深处挖时,就在土堆中发现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土罐,并发现有一小洞口。“我们赶紧停工,然后在土堆中又发现几块破碎的瓷片,里面的字样清晰。”

墓志提供该处清代时地名

下午1时左右,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名研究人员赶到现场,经初步勘测,判断此处为清代年间古墓。其表示,从现场开挖的土层判断,该墓室由石灰砌成,顶层已经在挖掘中遭到破坏,但主体还没有被完全挖出,小土洞里应该还保留约40厘米深。

另外,现场挖出的几块瓷片,上面清晰写明:“仙翁点穴落在大东门外天顺岗……此山陈宅用……”因此初步判断该瓷片是墓志,主人姓陈,该处在清代嘉庆年间叫天顺岗。“但具体的信息,需要进一步挖掘勘查才能确定。”

附近可能存在古墓群

据了解,去年11月份,在该古墓附近的淘金坑,就有10座从西汉至明清不同朝代的墓葬出土。前几年,在建设中马路和南方电视台附近,也陆续发现从西汉到明清各个不同时期的古墓。

现场一名考古业内人士介绍,明清时期,该处是广州大东门外的荒地,占据着山坡,南向珠江,并且距离广州城东门步行大约需要20分钟,是古人理想的棺葬“风水宝地”。此次挖掘不仅发现清代古墓,最重要是在施工现场的土层中,发现一些唐代的土砖,因而推测该处可能存在古墓群。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