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考古学文化作为近代考古学基本概念之一,最初是德国考古学家科西纳于1911年在首次使用的[ 陈淳编著:《考古学理论》第64~6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后由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在《史前的多瑙河》一书明确提出[ V.G.Chil…[全文]
昨天,记者从紫竹院公园管理处了解到,该园正在着手编制《公园总体规划》和《文物保护规划》。其中,将投入2000多万元对园内的明代庙宇——福荫紫竹院进行修缮复建,确保在2011年对游人开放。 据紫竹院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福荫紫竹院距今有…[全文]
7月23日,在河北省张北县镇边台古长城边,一群羊在蓝天白云下悠闲地吃草。当天,张北长城论坛举行,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深入张北周边考察古长城。据专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张北境内存留有战国、秦、汉、北魏、北齐、明、清等多代古长城,这在全国极为罕见,被…[全文]
这块古玉为白色石英石质,质地纯净,呈半透明状,长65MM,宽27MM,高16MM,各面经过磨制,比较规整,名称和用途不详。更为珍贵的是,这块玉石上还残留有一些黄、褐色的附着物,疑为入土时有机物残留。这块玉石出土的位置位于磁山遗址1号窖穴的底…[全文]
日前,河北省承德市委、市政府开始从避暑山庄世界遗产保护区迁出,按照计划,两年内该市所有党政机关将全部从保护区搬迁,12家企业也将一并外迁。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避暑山庄,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1994年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全文]
日前,由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承担的南水北调邢台段凤凰墓群文物点勘探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勘探总面积已超过5万平方米,探定大中型墓葬30余座。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委托,该中心承担了邢台段内邱凤凰墓群文物点勘探发掘任务,据初步测算,勘探总面积将达到2…[全文]
俑作为随葬明器的一种,不仅体现了当时雕塑艺术的成就,而且蕴含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丧葬信仰等十分丰富的内容,是人们了解当时历史、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实物资料。而先秦时期是我国俑艺术的发端,它为秦汉时期俑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一 关于俑的概念…[全文]
生活在沿海的人们,通过捕捞获取食物,经过常年积累,遗留下人们食用过的鱼骨、贝壳等遗物,从而形成包含大量贝壳的堆积,这类遗址被称为贝丘遗址。这类遗址与洞穴遗址、台地遗址相对应,都是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表现方式。在这种遗址的文化层中,主要夹杂着贝…[全文]
以历史洪、枯水实物及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考古分支学科,是水文学与考古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它利用现存洪水岩刻、题记、古建筑物、古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和江心中的枯水题刻与古文献和地方志的记载相互印证,确定历史上洪、枯水发生的时…[全文]
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的考古学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历史上由于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变,一些位于水边的居址、港口、墓葬等沉没于水中;在一些古代航线下,还保存有大量古代沉船和文物。水下考…[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