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 装饰品、信物 长176厘米、宽5.3厘米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及其邻近省份,生活以农业为主,无自己民族的文字,信仰多神教。瑶族男女服装与壮族相似,男女多…[全文]
汉 西汉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通高27.7厘米,盖径26厘米,底径31厘米 此器在直径不到25厘米的器盖上,铸有铜俑18人,均为女性,…[全文]
清 长130厘米 彝主要居住在大小凉山,生活以农业为主,有原始文,信仰多神教。彝族的服饰有自身的特点,其饰男女有别。男子用长达数丈的青蓝布帕包头,在右前方扎成细…[全文]
清 长20厘米、宽6.5厘米 这是装烟丝用的荷包。达斡尔族居住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以农牧为生,没有本民族文字,信仰萨满教。达斡尔族男女皆喜欢吸烟,因而,烟荷包…[全文]
清 长371厘米、宽41.3厘米,毛织物 维吾尔族的生息之地盛产羊毛,当地的毛织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件花绒,以绿色毛线作经纬线,织物为平纹组织,上织彩色花绒。用这种花绒制作的维吾尔族彩色大褂,十分精致美观。[全文]
清 长142厘米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巴甲坤等地。他们以畜牧业为主,服装以皮、毛作面料。为了骑马方便,衣服一般都比较宽大。他们的毛织服装色彩鲜艳,并有花…[全文]
清 采自清·《职贡图》 全卷长1438厘米、宽33.8厘米 鄂伦春族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大小兴安岭一带,主要以游猎为生,部分从事农业,私有制已经确立,但保留有…[全文]
清 长183厘米、宽78厘米 这件诏书的前半部为汉文楷书,款署“顺治十八年闰七月十三日”,钤“皇帝之宝”朱印。郑成功于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八月,与张煌言…[全文]
清 作者: 杨英 此书记载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事迹。杨英,福建人,生卒不详。他是郑成功的户官都事,长期追随郑成功。郑成功死后,他仍旧在郑氏政权任职,前后达30年…[全文]
清 170.1厘米、最宽4厘米 这是乾隆皇帝使用过的弓。清代从皇帝到士兵皆习武艺,每年定期进行武练。武生及绿营兵丁还要进行武试,中举者称武举人、武进士,分别授官…[全文]
清 全卷长1102.6厘米、宽52.7厘米 这是一幅反映平定吴三桂叛乱的画卷。蔡毓荣(?——1699年),字仁庵,汉军正白旗人,官至湖广总督。康熙十二年(公元1…[全文]
清 长32厘米、宽34厘米 这是浙江乌程县的人丁册。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清圣祖颁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令,以康熙五十年钱粮册内的人丁数为准,其后新…[全文]
清 印面边长各8.5厘米、通高12.4厘米、柄长10.1厘米 这是清代八旗驻防将领官的印信。城守尉为正三品、总管本城旗籍和防卫事务,其职与副都统等同。一般设立于…[全文]
[全文]
清 通高16.1厘米、边长16.1厘米、钮高9.8厘米 这方玉印的印文为阳刻满、汉文“皇帝之宝”,印钮为盘龙状。清朝皇帝颁发诏书要钤这方印,是皇权的象征。清朝皇…[全文]
清 直径4.9厘米 “天聪通宝”是清早期货币之一。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皇太极即汗位,改元天聪,命铸新币,曰“天聪通宝”。币以红铜铸造,分满文和汉文…[全文]
明 大顺通宝直径2.6——2.8厘米,永昌通宝直径2.5——3.8厘米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曰“大顺”,设立政…[全文]
明 1957年河南省内黄县发现 拓片纵155厘米、横69厘米 此碑记述明末河南地区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悲惨情境。这里自崇祯十二年至十七年(公元1639——…[全文]
汉 西汉 打击乐器 传四川省成都市出土 高59厘米 秦汉时期,今四川地区的经济、文化已高度发达,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局面。历史上曾在这里产生并得到长足发…[全文]
汉 西汉 盛干果或调味品的器物 1953年广东省广州市华侨新村出土 长17.9厘米、高10.1厘米 此罐由4个小罐联成,底部有卷曲形短足6个,其中每…[全文]
汉 西汉 储容器 1957年广东省广州市华侨新村出土 高9厘米、腹径15.3厘米 三足器是今广州一带西汉前期各型墓中都有的特殊器形,形体不大,器内偶…[全文]
汉 西汉 盛酒器 1953年广东广州华侨新村出土 高27.2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12.5厘米 此类壶仿匏瓜制成,故名,在广州地区的西汉至东汉前期墓…[全文]
汉 西汉 炊具 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 高28.5厘米、口径30厘米 此鼎为南粤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越式鼎在先秦时已形成,鼎足明显…[全文]
汉 西汉 餐具 195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查布哈河采集 长23.3厘米、宽3.9厘米 此铜刀为古代乌孙族的典型器物。乌孙于西汉前期西迁后,其活…[全文]
汉 195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于什格提出土 高3.5厘米、印面每边长2.3厘米 此印为卧羊钮,印面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为汉政府发给羌族首领的官…[全文]
汉 西汉 兵器 1956年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出土 此为东胡族使用的远射器,同时出土的有细石镞、骨镞、铜镞、铁镞,大致可分为翼式、棱式、扁平式和矛式。矢杆多…[全文]
汉 西汉 装饰品 1956年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出土 西丰县西岔沟墓葬出土的大量玛瑙、碧色玉石、绿色石、白色石、各色玻璃质的管状珠、圆形珠、瓜棱形珠、扁方、…[全文]
汉 西汉 装饰品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郊出土 高7.7厘米、直径4.5厘米 此饰件用兽骨制成,呈圆筒形,一端平齐,另一端斜口。 匈奴以射猎禽…[全文]
汉 西汉 佩饰物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二兰虎沟出土 长5.2厘米、宽3厘米 汉代匈奴族的带钩制作很发达,而且形式多样,其形制和装饰图像往往反…[全文]
汉 西汉 服饰品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郊出土 长5.3厘米、宽3.8厘米 牛是匈奴族的主要牧畜,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他们装饰艺术…[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