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是2018宁波文博会的第三天,记者来到3号馆的故宫博物院展位,发现展架上都空了——很多展品被来参观的市民买走了!故宫的工作人员开心地表示,对宁波人的热情预料不足,展品带…[全文]
三国 吴 照面用具 直径12厘米 青铜镜背面中央有一圆钮,钮外侧以高浮雕形式装饰相间排列的四组神人与神兽,镜边缘环绕着乳钉及饰有勾连云纹的圆弧,并刻有铭文…[全文]
清 在清代,北京的店铺建筑形式大同小异,但各家店铺都有不同的字号门面,而且店铺门面装饰华丽美观,各具特色。点心铺、胰皂铺、鞋帽铺、刀剪铺等店铺的门面则有自己特定的装饰…[全文]
三国 蜀 货币 直径2.6——2.8厘米、重3——9.5克 公元213年,刘备攻取成都,建为蜀国政治中心。但官库空虚,遂发行一枚等于过去百枚五铢钱的“直百…[全文]
清 度器 长35.5厘米、宽1.9厘术 这把象牙尺为营造尺,刻度为10寸,每寸刻10分。因使用日久,两端刻度已磨光。[全文]
清 长48.3厘米、宽45.3厘米 这是由直隶承宣布政使司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颁发给窑商徐友松的执照。徐友松,顺天府宛平县人,系清代民办煤窑者。清初…[全文]
三国 魏 兵器 长11.9厘米 弩机上刻有制造年月和工匠姓名。 弩是战国以来广泛使用的发箭兵器,弩机是弩的机发部件。最迟在正始年间(公元240-24…[全文]
清 全长686厘米、宽76厘米 这块精美的缎料为红色地,以金线挖织祥云与龙纹,色泽明艳华丽,是江南织造局为宫廷所用专门织造的。 清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全文]
三国 魏 酒食器 1951年山东东阿曹植墓出土 长约11厘米 耳杯,古代的名称是羽觞,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最常见的酒具,一般为漆器、青瓷器,长圆形,两侧…[全文]
明 全长325厘米、宽79厘米 缎是以缎纹组织的各种花、素丝织物。它的经、纬只有一种以浮长形式布满表面,并遮盖另一种均匀分布的单独组织点,因而织物表面平滑而有光…[全文]
三国 魏 货币 直径2.5厘米、重3.4——3.5克 汉朝谷物的正常价格为每石或每斛(石、斛均合20公升左右)30枚至100多枚铜钱。到了汉朝末年,经济崩…[全文]
汉 西汉 盛饮料器 1954年广东省广州市横枝冈出土 高4.7厘米、口径10.5厘米 这是迄今中国出土最早的罗马玻璃器皿。此碗作深蓝紫色,模制成型,…[全文]
汉 东汉 盛饮料器 1955年厂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出土 高3.4厘米,口径5.9厘米 此杯系模压成型,成型后又经过抛光,淡绿色,透明,外壁饰有两道弦纹。经分析,此杯为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成分相符。 大约在西汉武帝…[全文]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长45.4厘米、宽40厘米、厚5.3厘米 此砖的左上方绘一男一女席地而坐,其中男者头上戴…[全文]
汉 东汉 明器 1957年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出土 高11.5厘米 此猴作跪坐状,头微低,左前肢垂直撑地,右前肢上屈至口,似在品尝食物。整个雕塑以白色…[全文]
汉 东汉 明器 1955年河北省望都县出土 高78厘米,长77.2厘米,宽25厘米 此石雕系用整块石灰石雕成,骑马的僮仆头戴黑色平巾帻,身著红地白色…[全文]
清 全卷长1018.3厘米、宽32.9厘米 作者: 弘旿 弘旿,清宗室,姓爱新觉罗,字卓亭,号怒斋、醉遇,能诗善画。此画面以玉泉山开始,绘其水流源自西山,…[全文]
汉 东汉 1924年河南省洛阳市采集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尊称释迦牟尼。教旨是解除世间烦恼,最终修行成佛。它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时开始…[全文]
清 每开纵30厘米,横23厘米 纸本,设色 这本图册是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江苏淮阴知府李源,根据率领当地人民捕灭蝗虫的经历总结出的经验,请人绘制的。…[全文]
汉 东汉 高45厘米 此残石原应作长方形,上刻隶书经文,每面约35行,每行约75字。“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为书法家蔡邕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全文]
汉 西汉 医疗器具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刘胜墓出土 长6.5——7厘米、直径0.12——0.18厘米 此针细长,柄方形,柄上端有小孔,针身圆形,针…[全文]
汉 西汉 计算工具 1982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出土 长5——16厘米 算筹是中国发明珠算以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计算工具。使用时,摆成纵、横固定式的任意数…[全文]
汉 计时仪器 1897年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出土 边长27.4厘米、厚3.5厘米 此日晷为方形,用致密泥质大理石制成。晷面中央有一直径1厘米的圆孔,不…[全文]
汉 西汉 文具 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出土 石砚面径9.5厘米、厚1.5——1.6厘米,研石高3.5厘米 砚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具和工艺美术…[全文]
汉 东汉 1974年甘肃省武威市旱滩坡出土 此纸以麻纤维为原料,纤维组织紧密,原作三层,衬裱在一辆木牛车上,出土时已碎成残片,最大片约5x5厘米,厚0.07毫米…[全文]
清 全长131.7厘米、宽86.6厘米 壮族分布在中国广西等地,古代称僚、俚或俍等,至宋代已称僮,今改为壮。壮族以农业为生,信仰多神教。壮锦又称绒花被,较为厚实…[全文]
汉 西汉 战国晚期—西汉初期 兵器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出土 长26.1厘米、高14.8厘米 铜啄为汉代滇族常见兵器。[全文]
清 长43.4厘米 使用佩刀出于傣族男子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傣族在生产劳动时,男子皆佩带铁质木柄砍刀,砍刀有长有短,多用于斩草砍树,以作开荒之用。在生活中则佩带小…[全文]
汉 西汉 佩饰物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长14.5厘米,高10.4厘米 此扣饰作4人并排站立舞蹈状。4人均头戴尖顶高筒帽,帽上饰带…[全文]
汉 西汉 长兵器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长38厘米,宽5.4厘米 本世纪50年代,在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滇人墓地出土了青铜兵器约1千…[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