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 西汉 佩饰物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出土 长4.5厘米、宽1.9厘米 带钩亦称“师比”、“鲜卑”、“胥纰”、“犀毗”等,皆古代北方少数民…[全文]
明 魏大中(公元1575——1625年),嘉善(今浙江省嘉善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为官清正廉明,是东林党重要成员。万历末年,他坚持与阉党斗争,阉党首领魏忠…[全文]
明 鱼鳞图册是洪武年间清丈全国土地时绘制的土地清册,状似鱼鳞,故名。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全国共有土地850万顷,明中期官僚、皇族、富户大量侵占农民土地,隐瞒…[全文]
汉 东汉 印章 1979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 高2.9厘米、印面每边长2.3厘米 此印为驼钮,印面篆文阴刻“汉匈奴归义亲汉长”8字,是东汉中央…[全文]
汉 东汉 筑墓用砖 1976年安徽省亳县元宝坑村出土 长37厘米、厚3厘米 此砖是曹操先世宗族墓的壁砖,砖上刻划出26个字,是匠人随意刻画出的。其中…[全文]
汉 东汉 明器 1955年广东省广州市先烈路出土 车长17厘米、高12.5厘米、马高15厘米 汉代的车型很多。这辆陶马车车厢之顶为蓬盖形,门开在车厢…[全文]
汉 东汉 明器 1957年广东省广州市东郊麻鹰岗出土 一组高18厘米,长20.8厘米,宽20厘米;一组高22厘米,长30.5厘米,宽9.5厘米。 此…[全文]
明 印面边宽11.5厘米、印面厚1厘米、通高4厘米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卫侦察机关,…[全文]
明 纵166.2厘米、横106厘米,绢本设色 吕纪(公元l477——?),字廷振,号乐愚,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他是明代重要的宫廷画家,供奉仁智殿,官锦衣指…[全文]
明 弦乐器 通长120厘米、宽19厘米 这件古琴,器身修长,琴面漆黑光亮,琴腹上部刻有琴名“中和”二字,并有“敬一主人”题的“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全文]
明 通长89厘米、柄长16厘米 这把军刀上部刻有“万历十年,登州戚氏”8字,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时铸造的。 戚继光(公元1528年-1587年),字元敬,…[全文]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宽46.4厘米、高40厘米、厚6.3厘米 此画像砖上的宅院由长廊围绕,院中又用长廊分隔成…[全文]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画像石于山东省沂南县画像石墓出土 这块画像石的左半部是墓主人席地而坐,旁边有仓楼、粮堆和运粮车。右半部是厨房、灶、井及…[全文]
明 作者: 马欢 马欢,字道宗,浙江绍兴人。他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十九年(公元1421年)和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三次参加郑和远航“西洋”活动…[全文]
明 纵67厘米、横52.8厘米,绢本设色 这是一幅描绘明宪宗朱见深玩鸟的图画。画面描绘在宫廷御花园的两棵古树下,宪宗便帽常服,一位太监双手举着鸟笼,内有一只小鸟…[全文]
明 通高22.3厘米、口径24.1厘米 这是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铸造的铜炉。炉腹部饰阿拉伯文两组,一组意为“安拉,唯一真主”,另组意为“‘穆…[全文]
明 衡器 戥杆长31.1厘米、盘径8.5厘米、砣高4.7厘米、重94.6克 此件衡器的戥杆为牙质,悬两毫,砣与盘为白银鎏金,底刻“万历年制”款。头毫开端称…[全文]
明 通长97.4厘米、剑长79.2厘米、柄长18.2厘米、鞘长83.2厘米 明朝冶铁业发展迅速,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官营冶铁所有13处,生产…[全文]
明 江苏省奉贤县(今上海市奉贤区)出土 长229厘米、宽57.5厘米 自元末黄道婆在松江(今上海市)传播海南棉纺技术后,松江的棉纺业迅速崛起,很快成为全国…[全文]
明 纵39厘米、横14厘米 绫是斜纹地起斜纹花的丝织品。明代丝绸名目繁多,早已有的丝、绸、罗、绫、缎、绢等,又各有许多品种,每种名品都有其生产基地。在丝、棉织品…[全文]
明 纵38厘米、横13厘米 明初规定凡适合栽桑养蚕的地区,必须种桑养蚕,不执行者,加倍征收丝绵。因而,蚕丝生产发展迅速,浙江、福建、江苏、四川等成为蚕丝生产基地…[全文]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宽40厘米、高25厘米 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汉墓中都发现有庖厨图,主要内容大致相同,仅有详略之别。这反映了汉代这些地区庖厨饮食习俗的…[全文]
日前,国家文物局通报了2017年度全国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据统计,2017年,全国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及文物执法机构开展文物执法巡查232103次,发现…[全文]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2017年度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通报,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陈培军就有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2017年,文物安全引起了社会高度关…[全文]
2017年10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2017年度“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新浪微博“约会博物馆”IP话题活动等69个项目成为首批入选项目。 据了解,“…[全文]
4月14日,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历史村镇专业委员会、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国…[全文]
4月15日,在“国际古迹遗址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在北京智珠寺共同主办“20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活动——遗产故事会…[全文]
在榆林神木石峁遗址核心区的皇城台东护墙北段,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一百余片卜骨和万余枚骨针。在辨认拼对后,日前复原出一只造型生动的大型陶鹰。陶鹰残高50到60厘米,呈展翅伸颈…[全文]
国家文物局昨日通报了2017年度全国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北京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共发生6起行政违法案件和3起安全事故。其中,6起行政违法案件共涉及元大…[全文]
4月10日,2018年江苏省文物工作年会召开。作为文物资源大省的江苏,正在以“五个强化、五个用力”推动新时代江苏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