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7日至5月8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导,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2018“讲浙江故事——全省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推介活动”终评会在杭州举行。此次推介活动,汇聚…[全文]
近日,省文物监察总队组织人员赴杭州、宁波、丽水等地开展文物执法监察工作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及时了解各地文物执法监察工作状况及存在问题,并就推动“天地一体”文物执法监察预警…[全文]
商 商后期 商末周初 传20世纪20年代河南辉县出土 通高103厘米 耳高22厘米 腹高43厘米 足高36.5厘米 口径80厘米 子龙鼎,因器内壁近口缘处…[全文]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21厘米 此尊造像头戴五叶冠, 双目低垂, 面带微笑。上身袒露, 饰繁复的璎珞,帔帛自两肩垂下,下着长裙,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全文]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21厘米 此尊造像束发, 戴五叶冠, 缯带在耳侧翻卷扬起。左手结期克印,右手持宝瓶,坐于莲座之上。根据造像仪轨,此像右脚下应…[全文]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24.5厘米 此尊造像脸型方圆,双目微睁,嘴角上翘,呈现甜美的微笑。头微微左倾,腰则向右扭,呈三折枝式坐姿,体态优美且颇具动…[全文]
14世纪 高14厘米 莲花生头戴风帽,左手结禅定印托钵,右手持金刚杵,坐于莲座上。莲座下面的方形台座正面雕刻狮子与法轮。这是一尊蒙古风格的造像。 莲花生是…[全文]
13世纪 高30.5厘米 此像为螺发,面部泥金,身披袈裟。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的莲瓣大而圆润,具有明显的西藏西部 造像风格。…[全文]
11世纪 高19.5厘米 此像为高发髻,头戴宝冠,耳饰大耳环。右手高举利剑,左手牵莲花枝,花上托经卷。菩萨像为宽肩细腰,以三道弯的姿势立于圆形莲座上。菩萨像高束…[全文]
明 (1368—1644年) 高23厘米 此像头绾螺髻, 发髻刻画精细。面形长圆, 饱满丰润, 双目低垂,眉间嵌银珠白毫,直鼻,小口。右手置于右膝上,左手持经书…[全文]
北京文博领域地方标准体系中的首部服务标准《博物馆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5月18日正式实施。该《规范》由北京市文物局提出并组织实施,由北京汽车博物馆负责起草,新规…[全文]
日前,利民镇在古城拆迁改造工地挖出一块元代石碑。图为发掘现场。 碑文字体潇洒飘逸,刚劲有力。 碑额“重修宣圣庙记”六个字清晰可见。 5月3…[全文]
出土的青铜剑。图/记者杨旭 5月8日上午11时,益阳市赫山区枇杷树山墓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人员蔡正君正蹲在一座墓坑里,用刷子清理头厢内随葬陶器上的泥土。除了随葬的陶器…[全文]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远景 “罗湖师秘色木宛”匣钵 有关于上林湖,最近的几次“刷屏”时间都停留在2017年。 2017年2月25日,在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全文]
烧造秘色瓷的瓷质匣钵上出土“秘色”字样。 慈溪上林湖越窑又有新发现,出土窑址上首次出现“秘色”字样 要说这几年瓷窑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上林湖”算得上是青瓷界的网…[全文]
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文物进出境审核中被盗文物查验工作。 近年来,随着文物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活跃,文物进出境审核监管工作面临着新…[全文]
战国 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大墓出土 高9.5厘米,口径3.1厘米,长10.5厘米 车马器,青铜铸成。辕饰为一兽首上负一夔龙形象。龙张口,上吻长于下吻并…[全文]
明 江苏南京市出土 高40厘米,口径39.5厘米 庙宇供器。圆口微侈,两侧有长方形竖耳,圆腹,圆底,下有三兽首形足。腹部一侧中央镂雕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并以…[全文]
明 江苏南京市出土 高68厘米,长58厘米,厚42厘米 佛教庙宇上的建筑构件,呈倒梯形。主体浮雕为头戴五花冠的菩萨,神态宁静而慈祥,上身饰宝相花璎珞,双手…[全文]
清 通高39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5厘米 此壶造型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是藏族使用的盛器。壶肩腹处对称分布三条鎏金弓身龙作为耳柄,龙身各有一条银链与壶盖相连。[全文]
8世纪 高16.5厘米 此尊造像面相方圆, 脸部泥金, 眼嵌银, 唇镶红铜。左手执衣角,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矩形台座上。台座由力士托举、左右双狮护法。释迦牟…[全文]
清 长49厘米,宽38厘米,厚5厘米 作者: 陈弈禧 题 该图册是根据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绘制的,每开有陈弈禧对题。《西游记》描写神猴孙悟空保…[全文]
近代 径3.9厘米,重26.95克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天津造币厂铸 袁世凯称帝后,遭到举国上下的唾弃,废弃以袁世凯头像为国家铸币主图案的呼声不断…[全文]
清 通高108.2厘米 庙宇供器。烛台呈盘口,下接长柱形颈连盘形腹体,底座样式为罐形连以倒置钟形,三部分单独分烧连接而成。通体饰粉彩纹饰,颈部、底部用矾红绘云龙…[全文]
汉 高9.7厘米,长21.7厘米,口径12.4厘米 温器。青铜铸成。圆口,沿外折,浅腹,腹外壁饰凸弦纹三道。平底,外底中部有一凸棱,周边凸弦纹一周。器壁一侧伸出…[全文]
南北朝 南朝 1965年江苏镇江出土 高22.3厘米 盛器,盘口直沿,束颈,阔腹,矮足。壶前伸出二鸡首作壶嘴,后部向上伸一柄,上饰龙头,龙张口衔沿作饮水状…[全文]
唐 高40.1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9.2厘米 盛器,圆口,长颈,颈上饰三道凸弦纹。圆肩,鼓腹,由肩向下内收,平底。肩部两侧向上伸出龙形耳,龙头长角,两侧双…[全文]
清 文房用具 长17.5厘米,宽12厘米,厚3厘米 呈不规则形。砚面上部为墨池,雕一龙纹及水涡纹紧靠池旁,恰似蛟龙出水;下部为砚堂。砚底刻“天池”、“仁寿…[全文]
清 纵46厘米,横34.2厘米 年画纸本,木版彩色水印,是为两童子分别骑龙凤,寓意吉祥。民间传说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龙凤出天下平,所以关于龙凤题材的年画…[全文]
清 径3.9厘米,重37.05克 光绪三十三年(1907)铸机制钱。面文“大清金币”四字,珠圈外上环为“光绪丁未年造”,下环为“库平一两”,两侧各一梅花。背面图…[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