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克服三大难题 强化申遗保护——中国大运河申遗保护难题分析

    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进入倒计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运河在申遗保护中还存在着相关法律漏洞、地方资金短缺及保护意识淡漠等三大难题。我国政府须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协调水利和交通等大运河主管部门并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筹集保护…[全文]

2011-07-06 11:37:16

荆州博物馆:记录楚文化的雪泥鸿爪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在灿烂的华夏文明中曾经独放异彩。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荆州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并不为多数人所关注——它仿佛只是长江三峡旅游线上一个可有可无的停靠点。有意思的是,法国的旅游团队到了荆州,停留的时间总比…[全文]

荆州博物馆 2011-07-06 10:47:00

南京一家民办博物馆的尴尬经历

    最近,东北人高松忙着给南京秦淮区策划一个关于南京老行当的小展览。自从他的南京老城南印象陈列馆今年1月中旬被关闭之后,他的上万件宝贝都被存放在仓库里,参加一些小型展览成了他晒宝贝的惟一途径。 勉强维持了4年的陈列馆 2007年,高松已收藏…[全文]

民办博物馆 2011-07-06 10:40:00

保留代表性城中村建设农民工博物馆

    今年6月,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意大利考察文化建设时表示,城中村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在改造城中村时,不要全部推倒重建,广州可选择保留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中村,留下城市快速发展印记。为贯彻落实省委汪洋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广州…[全文]

农民工博物馆 2011-07-06 10:24:00

张思德纪念馆落户仪陇县博物馆

    4日,记者从仪陇县文管部门获悉,张思德生平事迹陈列室(现改名张思德纪念馆)将经历第三次搬迁,落户仪陇县博物馆内。据悉,目前,仪陇县文管部门正在进一步完善张思德纪念馆布展方案。 张思德生平事迹陈列室已经历了两次搬迁,此次是第三次搬迁。搬迁后…[全文]

张思德纪念馆 2011-07-06 10:18:00

明清“服妖”多 有王公贵族以穿乞丐装为时尚

    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代开始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从唐代吸收了胡人习惯以后,发展出了汉人衣冠。 清代服饰让一些特立独行的王公贵族不满,有人竟宁愿穿乞丐装来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 在中国历史上,伴随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会有一套固定的程…[全文]

2011-07-06 09:49:33

莫奈与利希滕斯坦作品亮相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展览作品 7月3日,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in Boston)举办了名为“莫奈/ 利希滕斯坦:卢昂大教堂”展,探究了这两位艺术家标志性卢昂大教堂绘画系列之间的关系,展览将持续至…[全文]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2011-07-06 09:45:00

“西装热”与健美裤的时尚开启

    中国改革开放的明显服饰标志,当属“西装热”。80年代的西装普及,表面上是对盛行多年的“老三装”的反动,深层原因基于对改革开放的渴求。从党政领导,到播音员、平民百姓都选择西装,实为中国特色的西装…[全文]

2011-07-06 09:40:43

红山文化古玉精品秦市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开展

    近日,秦皇岛市红山文化古玉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红山文化古玉精品展在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开展,149件红山文化时期的展品让古玉爱好者大饱眼福。 据了解,红山文化因最先考古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而得名,距今有5000至6000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全文]

长城博物馆 2011-07-06 09:37:00

民国初期,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的并行不悖的时代

    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但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与民国初年革命、共和、改元之举直接的触及,莫过于家家户户的男人剪辫和女人放足。革命者们在取得政权的同时,对辫发、缠足和服饰也进行了从“头”到“…[全文]

2011-07-06 09:36:47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