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 借“翅”高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动力悬挂三角翼飞机带着考古工作者的希望升腾。

7月5日,靖安县城及周边村镇的居民一起床便被空中一只“大鸟”所吸引,它悠闲地盘旋在千米高空,不时发出阵阵轰鸣。

“大鸟”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一架翼展13米、长3米的动力悬挂三角翼飞机,机上人员正利用早上行人少、能见度高等特点,对靖安的文物遗址进行航空遥感考古。

利用飞机和卫星从空中锁定地面目标,进行拍摄和跟踪——人们经常在《007》之类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如今,这些高科技手段已经被用来搜寻、勘测古代遗址。2006年,我省用一架2米×2米的航空模型,对新干大洋洲牛头城遗址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首次航空遥感考古。时隔5年,遥感考古技术再次用在大遗址保护上,所不同的是,此次使用的是载人飞机,是我省首次载人航空遥感考古。

2007年,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东周墓葬发现了一坑47具棺木的特殊葬俗,发现了比长沙马王堆汉墓时间要早、质量更高档的纺织品,还有漆器、金器、遗骸等珍贵文物,同时也留给人们众多谜团。专家们一致认为,规模如此庞大的大墓,还只是一个陪葬墓。因为1979年在距李洲坳东周大墓直线距离500米处的李家村,曾出土过3件徐国青铜器,属于徐国第三十二代国王义楚的生活用品。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张忠培等人,当时曾追问道:“还没有露面的大墓在哪里,大墓的真正主人是谁……”他们建议,要围绕这个墓,展开考古调查,弄清与之相关联的城址及高等级墓葬情况,制订完整的保护规划。2007年底开始,我省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以东周大墓为中心的方圆3公里范围进行实地勘测,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墓葬群,还有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50余处,如新石器时代的老虎墩遗址、郑家坳遗址等。

由于人类在平地上的视角具有局限性,为做好靖安大遗址的保护规划,更好地保护文物遗存,考古工作者决定对以靖安东周大墓为中心的方圆5公里范围的大遗址进行遥感考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告诉记者,载人航空遥感考古,要比无人航模遥感考古拍摄的精确度更高,最大的好处还是可以针对性地选择高度、角度拍摄,让遥感图片信息更有效。当记者问他如何利用遥感探测分析研究出地下考古遗迹时,樊昌生举了一个例子,如一处古代的宫殿已被夷为平地,其宫殿基址部分是用石头或夯土建造的,反映到地表上的植被就由于缺少水分,不宜扎根而枯萎低黄;而周围没有人工扰动的土壤,因其水分充沛,营养充沛,植被就显得油绿茂盛,这一点从高空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在一旁的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接过话题说,遥感考古要比传统踏查考古效率提高几十倍,而且可以做到破坏文物信息的最小化。他介绍道,他在泰和白口汉城遗址曾苦干了两三年,还没发掘到城门的位置,古城的内部结构也不太清楚,但航模遥感考古几张照片就让他一下子豁然开朗。

下一步,考古工作者将把拍摄的靖安大遗址遥感照片,与国家博物馆遥感考古中心、国家档案馆等地保存的卫星照片进行比对,找出地形、地貌等信息上的差别,然后在破坏最小化的基础上逐步揭开遗址上披着的神秘面纱。据樊昌生介绍,今年内我省还将对筑卫城遗址、吉州窑遗址等进行遥感考古。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