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公众考古——仰韶论坛”在三门峡落幕 本报记者 吴烨本报通讯员赵利英 黄云启 10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省文物局和三门峡市主办,为期四天的首届“中国公众…[全文]
了解我们曾经的生活、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 考古等同于挖宝吗?考古和我们的关系是什么?10月20日—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公众考古·仰…[全文]
30余位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考古专家学者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公众考古仰韶论坛”上与学生、群众和媒体人员面对面地讲解、讨论新兴的公众考古学。 仰韶文化是我国考古学文化中最早被发现发掘的史前文化,是展示我国史前初现文…[全文]
10月24日,文物专家在兰州对甘肃两当发现的有太阳纹饰的文物进行鉴定。 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主任、权威鉴定专家雷从云在兰州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称,昨日在甘肃两当县太阳乡发现两件有太阳纹饰的重要文物,即金元时期…[全文]
近日,考古人员在埃及发现了古埃及第五王朝时期一个医生的石墓,根据墓的大小以及墓上的象形文字推测,墓主生前地位极高,可能是当时医生的头。在古埃及,医学和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医生同时也是祭司。古书记载,他们研究出了600多种药、80…[全文]
79件海内外中国古典艺术精品、横跨1200年历史的中国古典画作将齐聚伦敦。据台湾“中央社”10月25日报道,英国国家级博物馆V&A经5年策划,广纳世界各地中国重要绘画收藏推出特展,旨在让英国及欧洲观众认识浩瀚…[全文]
中国古都学会日前认定河南开封市曾是夏朝都城,这使得有着“七朝都会”之称的开封荣升为“八朝古都”,而其最早建城时间也被大大提前。该学会的研究成果显示,公元前21世纪左右,夏朝的第七位王杼将都城迁…[全文]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衡山路北魏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根据墓葬形制和规模,推断这座大墓为帝陵级别,并初步推测其墓主人为北魏节闵帝元恭。 衡山路北魏大墓墓室 衡山路北魏大墓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金币 那么,哪些…[全文]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产业支撑和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导力量。小编认为,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布局显得尤为紧迫。 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思路,树立…[全文]
学生们正在博物馆参观人体骨骼标本。因吸烟导致肺癌的人体双肺标本。吸烟20年后,你的肺会变成什么样?每天怎样吃,搭配哪些食物,才算是做到了健康膳食?高血压、心脏病,到底是怎么惹来的……23日,重庆市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