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品在展示作品“武则天”近日,河南省非遗“金属锤锻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书品完成了一组27名人物铜浮雕像。据王书品介绍,打造这组名人铜浮雕像共耗时2年,几乎每个人物都要花费1个月时间,旨在宣传…[全文]
汉代烤炉食盒展示核心提示 饮食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日,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与申报,我市反映饮食文化的专题民营博物馆——洛阳老雒阳饮食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 物馆位于涧西区青岛路与西苑路交会处,共展出…[全文]
“永生——加拿大艺术家多米尼克•贝斯奈顶级作品展”11月1日-12月20日在苏州博物馆展出。多米尼克•贝斯奈被享誉加拿大的天才艺术家,他的作品曾在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展出…[全文]
T状cladodontomorph鲨鱼牙齿长度不足1毫米,发现于1.35亿年前的岩石层中(腾讯科学配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鲨鱼在海洋中漫游已超过4.2亿年,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揭晓了鲨鱼保持长寿的秘密之一。 专家认为最新研究揭开了远…[全文]
文物“医院”中有很多精密仪器。 文物保护实验室内部。 文物复原前后对比 本月6日将在南京博物院公开亮相的一件件文物,此前大都经过精心的修复。昨天,记者走进南京博物院文物科学技术保护研究所,探访新…[全文]
不久前,陕西历史博物馆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这件国宝级文物鹿形金怪兽的仿品。 业内人士介绍,3D打印技术还有一项十分明显的优势,“它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打印品的比例,这在传统复制上是很难甚至根本无法做到的。” R…[全文]
深秋,在山西曲沃西海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王庙的修缮工作仍在持续。从2011年前,当地企业家陆续认领一批低等级古建,予以修缮、保护,弥补政府投入短板。对此,山西省文物局予以认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并强调“不能把历史文化遗…[全文]
八千多年前的骨笛 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舞阳县贾湖遗址近日进行了第八次发掘。3支用鹤尺骨制成的骨笛和它的墓主人一起重见天日,再次表明八千多年前中国淮河流域的先民们已经能够演奏优美的音乐。至此,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骨笛已达3…[全文]
在福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上,闽越国都城冶城与西晋的子城是否有交集?这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记者昨日获悉,历时3个月的屏山地铁站抢救性考古发掘已结束,专家得出重要结论:冶城与子城不重叠,并进一步证实了福州的文明史从这发端、中断;闽越国被西…[全文]
位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重庆涪陵区珍溪镇遗址群考古发掘近期发现6处重要文物点,出土文物三千余件(套)。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珍溪遗址群位于珍溪镇下游长江北岸台地上,属于三峡库区消落带,在近期的五个多月内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介绍…[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