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聋哑兄弟深山采药 意外挖出50件明代青花瓷

    王邦田兄弟挖出的50件明代青花瓷 王邦田、王邦林兄弟清点挖出的瓷器 什邡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李灿鉴定瓷器 20多天前,什邡市红白镇五桂坪村1组聋哑兄弟王邦田、王邦林进山挖中草药重楼,在海拔3000多米的蓥华山山顶上,挖掘出勺子、…[全文]

2014-05-22 16:45:58

清代桥网上公示为"明代" 文物部门:抄录

    重善桥实景,现基本无人通行 碑文记载了建造重善桥的经过,可证明重善桥修建于清光绪年间 房山区文委官网上,两座桥被公示为“明代” 近日,文物爱好者发现,房山区大安山村的两座清代古桥,在当地文委官网公布的《房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全文]

2014-05-22 16:41:36

南海一号船体初现轮廓 文物提取提上日程

    上层淤泥即将清理完毕,甲板结构初现轮廓,还能看到大量的瓷器。 打捞出海并封存六年的“南海Ⅰ号”去年底启动全面发掘工作,昨日终于初现轮廓。在广东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Ⅰ号”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孙键说,船体保存还可以,我们有可能得到一条比…[全文]

2014-05-22 16:38:23

十里红妆—中国浙东地区婚俗文物展将赴日展出

    记者22日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获悉,“十里红妆—中国浙东地区婚俗文物展”将于下月在日本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拉开帷幕。 “十里红妆”是清末民国时期浙东(宁绍)地区流行的婚嫁习俗。“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是用来形容旧时嫁女的场面和嫁妆的丰厚…[全文]

2014-05-22 16:35:41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记启功先生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镌刻着启功先生亲笔书写的校训的黑色大理石碑刻在夏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在启功先生生前居住多年的师大红六楼的“坚净斋”前,绿草茵茵,夏绿正浓。 而启先生却再也看不到这些了。 6月30日凌晨…[全文]

2014-05-22 15:58:27

江西永修县发现一处明代进士古墓

    近日,永修云山企业集团茅栗岗村马家自然村发现一处明代进士古墓,墓碑上显示墓主名叫马守周,是明朝翰林院乡贡进士,大明弘治六年(1493年)5月逝世,距今有521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看了墓碑后表示,该古墓的发现对研究永修地方史及乡村民俗有重…[全文]

2014-05-22 15:30:54

明代吉水毛伯温仕途坎坷几起几落

    人物简介 毛伯温(公元1482~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县人。明代嘉靖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奉命征讨安南,不费一兵一卒得胜还朝。 毛伯温得以名垂千史,源自明朝附属国安南的一次动乱。他听取了谋士的主张,使用以武力威慑为主的计策,…[全文]

2014-05-22 15:28:25

2014“中国记忆”在京启动 聚焦文化自然遗产

    5月21日,大型直播节目《2014·中国记忆——我记忆中家乡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央视网举办媒体行动启动仪式暨官网上线新闻发布会。“2014中国记忆”特别节目将于6月14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晚20点,在央视科教频道进行两小时大型直播。 …[全文]

2014-05-22 15:16:17

金代收藏鉴赏家刘处士是“单身贵族”

    西安碑林博物馆第六展室陈列着一块入藏时间久远的《京兆刘处士墓碣铭》碑刻,志铭仅千字,然而,800年前大隐于市的金代“处士”有着怎样的传奇秘闻,引人遐想不已。为了揭开谜团,3月12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博专家王原茵。 记者…[全文]

2014-05-22 15:04:31

夏商周青铜爵的图腾意义

    根据杜靖先生《太阳三足乌新释》[1]一文的研究,从东夷文化遗物中可以发现大量的鬲、鬶、盉等陶器器形如鸟,而三足器则明显模仿鸟足。此外还可以看到不少鸟头形器盖、鸟头形鼎足、鸟喙形突饰等。这些说明东夷部族的西部是一个鸟图腾信仰圈。这个崇鸟部族的…[全文]

2014-05-22 14:59:20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