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桥网上公示为"明代" 文物部门:抄录有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重善桥实景,现基本无人通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碑文记载了建造重善桥的经过,可证明重善桥修建于清光绪年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房山区文委官网上,两座桥被公示为“明代”

 

  近日,文物爱好者发现,房山区大安山村的两座清代古桥,在当地文委官网公布的《房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被记录成了“明代”。对此,房山区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回应称确实出现了抄录错误。

 

  发现该问题的市民吴先生称,在大安山村,一座名为重善桥的古桥被房山区文化委员会官网公示为“明代”。但实际上,桥头立有一石碑,记载为光绪丙申年(1896年)立,实为清代。该村另一座清代古桥护村桥也被公示为“明代”。

 

  近日,记者前往现场查看,重善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约16米,宽3米有余。如今桥面损坏严重。桥头立有石碑,碑文清晰写明,桥为光绪丙申年(1896年)修建。

 

  记者查阅《北京市房山区地名志》和《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分册》,其中对大安山村的重善桥、护村桥均有提及,同为1896年修建。

 

  而记者登录房山区文委官网,在三普文物名录当中,将重善桥和护村桥记载为“明代”。

 

  昨天下午,房山区文物保护所一名孙姓男工作人员就此事回应称,他们在进行文物普查过程中,将重善桥与护村桥登记为清代,但在网站发布时,出现了抄录错误。他们会对官网上的错误进行改正。

 

  截至今天上午记者发稿,房山区文委官网仍未对错误信息进行纠正。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