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收藏鉴赏家刘处士是“单身贵族”

      西安碑林博物馆第六展室陈列着一块入藏时间久远的《京兆刘处士墓碣铭》碑刻,志铭仅千字,然而,800年前大隐于市的金代“处士”有着怎样的传奇秘闻,引人遐想不已。为了揭开谜团,3月12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博专家王原茵。 

      记者:20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有5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1000年前一样的生活。“处士”、“高士”、“隐士”,听听这些称谓,都会让人觉得充满了神秘色彩。

      王原茵: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在唐代的习惯上,称为“高士”,再早一点,便叫“隐士”。《史记·殷本纪》:“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这一类人,堪称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特色人物,甚至历代的帝王或朝廷,隐隐约约都在注意他们的言行举动,心存顾忌。那些帝王将相,更生怕被他们看不起,便会觉得自己很不安心。

      记者:《京兆刘处士墓碣铭》入藏碑林时间久远,碑刻主人刘处士生活在哪个时代?

      王原茵:根据铭文记载,碑刻最初立在京兆府“官塔院居士莹”,碑阴刻“府学公据”和“重立文庙诸碑记”元代记事两段,从时间推算,碑阴刻文显然晚于刘处士墓碣铭,为后来所刻,我们以此推断,该碑刻早在元代已经移入碑林。刘处士约生活在1179年至1239年,其60年的人生,53年在金代,金亡后他实际在蒙古统治下只生活了7年,从某种意义上讲,刘处士也算是金代遗民。死后十年,朋友为其刊石立碑。

      家里藏满古玩字画

      记者: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所以,当时知识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避实就虚,探究玄理,给那个时代的精神生活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王原茵:是啊。刘处士不但相貌堂堂,在童子时,读书刻苦用功,喜欢挑剔古人中“卓越不凡者”的毛病,并评论其是非,自认为只要有机会,自己今后谋个卿相高位都不成问题。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来到了长安,却与长安社会格格不入,于是便放弃了为官之道,一心一意钻研古文,寻求奇异。

      记者:处士遁世,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奇异之处,刘处士有哪些奇才?

      王原茵:恃才傲物!刘处士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和鉴赏碑拓、字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陕西地区的拓印碑帖大部分出自他之手。家里除了摆放一张床之外,全部堆满了古玩字画。刘处士不但是名气很大的金石学家和古物收藏家,而且还是一位顶尖的古物鉴赏家,他练就了“望而判其真赝”的法眼。

      刘处士为人侠义,遇到孤儿寡妇被人欺负,都会尽力相救,乐善好施,经常去寺院捐舍。特别擅长辩论,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滔滔不绝,达官贵人家子弟来到长安,都以不能和他交往为憾事。在义气、好强性格的背后,刘处士也有好静的一面,喜欢佛家清净,开元寺和百塔寺都是当时长安地区的著名寺院,他居然往来于此间30年,死后留下遗愿,将其葬于“官塔院居士莹”。喜欢读书,经常会整月闭门不出。清净之余,他也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出门时头戴高冠,身穿短衣,腰里挎着佩刀,手里拄着拐棍,走起路来悠然自得,全然不在乎别人的讥笑。

      思想新潮结交广泛

      记者:奇特古怪的个性,别说在800年前,即使放在当今社会,刘处士也绝对是一个“另类”。

      王原茵:确实很“另类”,刘处士终其一生,没有成家。有人劝他娶妻,他说“不是不想,如果遇不到我心里称意的,我宁可一辈子孑然一身”。瞧瞧人家这圣洁的婚姻观,足以让今人汗颜。刘处士还是一个坚守气节的文人。他写一手很漂亮的汉隶,作诗的格律和苏东坡极其相似,曾经在街市卖字时,有一个官吏拿着一幅就走,他推开看门人径直闯进官府追讨,拿回字画扭头就走。对于合得来的朋友,顺手相送,分文不取,而对于脾性不和之人,即使一钱不值,千百金也休想得到。

      记者:恃才傲物、个性古怪,刘处士这样的人会不会没人理?

      王原茵:刘处士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欣赏并结交他的人不乏当时名流和高官。宰相李适之、翰林王清卿、御史商平叔等高官都很器重他,杨英、张徽、李微等名流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

      《京兆刘处士墓碣铭》是西安碑林珍藏的金元时期的重要碑刻,对于研究当时“处士”阶层的社会地位、生活风貌、价值取向以及金石学的发展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另外,碑文仅用一千余字,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文笔简洁、生动凝练,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