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局部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1976年由淮阴市博物馆(现为淮安市博物馆)和泗阳图书馆联合挖掘,墓址在原江苏省淮阴市泗阳县屠园乡周庄打鼓墩,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境内。打鼓墩樊氏墓是徐淮地区少见的砖…[全文]
天津博物馆藏元代着名画家钱选的《花鸟图》手卷,以其隽雅清新的画风享誉中国画史和收藏史,为天津博物馆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一。 该手卷高38厘米,长316.7厘米,纸本,设色。全画分三段:第一段是“桃花翠鸟”:花繁叶茂的春桃树,枝头站立…[全文]
王铎的书法以神笔鸣世,其绘画传世甚少,绘画风格继承五代荆关一路。《清代七百名人传》记载“画山水荆仝,邱壑伟峻,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蔚,意趣自别。”王铎的山…[全文]
李可染 雨后烟邨图 上海敬华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於6月30日—7月1日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如期举槌,预展时间为6月28日—29日。此次拍卖是敬华重组后的首次大型拍卖,经过一年来的认真准备与筹划,为广大藏家严格甄选了一千…[全文]
陈佩秋-竹林栖禽 谢稚柳和陈佩秋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绘画史上最着名的艺术伉俪,有“当代赵管”之誉。 谢稚柳先生与赵孟頫相比,地位上,都是当时艺坛领袖;艺…[全文]
1983年8月,我随全国书画鉴定组专家在鉴看当时故宫暂保管的一批抄家书画中,曾见一幅元代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卷。纸本、墨笔,自署“至正四年(1344) 时年七十有六”。是图保存完好, 品相甚佳。引首有文徵明长子文彭用篆书题 “溪山雨意” 四字。…[全文]
北宋中期开始出现了独立于院体画家体制之外的文人画家,他们以苏轼、文同、李公麟、米芾等画家为代表。苏轼很推崇唐代的诗人画家王维,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全文]
清初是金石学复兴时期。这显然与学术思潮上对明代空疏学风的反思回拨有密切的关系。清代思潮以“复古”为其主要标志,突破宋明理学的羁縻。在他们的倡导下,金石学由元明的颓靡转入复兴,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为一学科。学者们重考证经史、又重文史义例,他…[全文]
时在农历庚辰年(2000年)春节,我从京返湘度假。一日,妻子单位同事、齐白石后人齐燕君女士登门,她携着一个包裹严实的“神秘之物”,说要让我看个好东西。此物在书房一打开便让我…[全文]
行书五律诗轴 131.5×63.5厘米 文徵明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晚得酒中趣,三杯时畅然。难忘是花下,何物胜樽前。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还应骑马客,输我北窗…[全文]